明日农历三月十二,“春耕”时节,看农谚怎么说的?
在清明节气的余韵中,明天迎来农历三月十二,春耕活动揭开了序幕。这一天,老农们对天时的关注,不仅是对即将到来的丰收的期盼,更是对千年智慧的传承。
在清明节气的余韵中,明天迎来农历三月十二,春耕活动揭开了序幕。这一天,老农们对天时的关注,不仅是对即将到来的丰收的期盼,更是对千年智慧的传承。
植物像我们一样,也是会生病的。害它们生病的,主要是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这些家伙会偷偷侵入植物“身体”,夺取植物的营养,干扰植物正常生长。不幸被这些有害微生物感染的植物,可能会叶片变色、“身体”畸形,甚至枯萎死亡。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通过抑制病原真菌的线粒体呼吸作用,破坏能量合成,达到杀菌效果。其特点包括:
日前, 在岑河镇木垸村五组,正在开展“田间课堂送技 科技赋能助丰收”活动,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结合本地小麦正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向周边小麦种植户讲解小麦“一喷三防”知识,重点是小麦锈病和赤霉病防治要点,叮嘱安全用药、无人机飞防用药注意事项,动员种植户“主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近期也发布了今年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导意见,据相关专家预测分析,2025年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其中,“三病一虫”值得特别关注。
各地小麦进入拔节期。今年,河南小麦种植面积8500万亩。在商丘,种植户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喷药、施肥作业。目前,商丘全市已有植保无人机1530余架,小麦“一喷三防”作业高峰期,无人机飞防面积比例可达53%。在江苏沭阳,农技人员指导农民对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进行防
各地小麦进入拔节期。今年,河南小麦种植面积8500万亩。在商丘,种植户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喷药、施肥作业。目前,商丘全市已有植保无人机1530余架,小麦“一喷三防”作业高峰期,无人机飞防面积比例可达53%。在江苏沭阳,农技人员指导农民对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进行防
春耕时节,国内小麦市场迎来一波“涨价潮”。4月8日最新数据显示,主产区小麦收购价较上月普遍上涨50-120元/吨,山东、河北等地优质麦价突破2800元/吨大关。这一行情引发产业链上下游高度关注:农民喜忧参半,加工企业成本承压,消费者担忧面粉跟涨。本文将深度剖析
当前华北大部分地区到了小麦管理的重要时刻,这阶段的管理对后期小麦的丰收丰产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何提前预防各种病虫害,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小麦种植中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如下:
拔节期管理是小麦产量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构建“精准水肥+综合防控+营养协同” 技术体系,可显著提升小麦综合生产能力,使小麦增产。
该区加强政策支持,安排专项资金300多万元,用于小麦赤霉病等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推广“农时贷”,摸排贷款需求主体172户,截至目前,对接农商行等金融机构放贷1500多万元,有效解决经营主体季节性资金缺口问题。
2098年,开着空气动力悬浮球到了目的地,我蹲在模拟田埂上,手指悬在平板电脑上方微微发抖。全息投影的麦穗在眼前摇曳,耳机里传来监考AI温柔的催促:“考生劳农忍,请在十秒内完成小麦赤霉病识别,超时将扣除道德素养分。”
为贯彻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及农业农村部《2025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切实做好今年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有力支撑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我中心组织制定了《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落实小麦“一喷
4月1日,在云梦县曾店镇肖店村的田间地头,农机人员正忙着给植保无人机添加药液。眼下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时期。曾店镇积极组织病虫害防治工作,充分发挥植保无人机等智能装备优势,助力夏粮丰产丰收。全媒体记者闵丽萍 通讯员盛丹 安青 摄
为贯彻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及农业农村部《2025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切实做好今年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有力支撑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制定了《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
小麦的孕穗到抽穗期是决定其产量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急剧增加。因此,合理的田间管理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本文我们来聊聊如何高效管理这一关键期,确保小麦的健康成长,稳定高产。
但是,历史的车轮永远滚滚向前,科技永远在进步——2025年的河南周口市西华县理长路先生的小麦示范田里,一个大穗麦品种仅仅亩播量4.5公斤(亩用种不到十斤),分蘖成穗率却超越了该品种亩播量7.5公斤的对比,更让一些亩播量15公斤或20公斤的小麦田“自愧不如”。
2024年四季度:低位震荡后短暂反弹2024年四季度初,小麦市场延续全年供大于求的格局,主产区小麦价格跌至年度低点(12月底约2380元/吨)。但10月中旬至11月初,市场出现阶段性反弹:
经会商研判,预计2025年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05亿亩次,其中病害发生5.41亿亩次,虫害发生3.64亿亩次,其中赤霉病等流行性病害在主产麦区重发风险高。
小麦赤霉病是“扬花期侵入、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的气候性病害,具有“可防难治”的特点,一旦错过防治“窗口期”,病菌侵染为害会造成小麦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和籽粒中真菌毒素超标, 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品质和农户收益等。今年小麦苗情较好,具备丰收基础,在赤霉病防治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