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吹空调26°最好?儿科医生:错!想要娃不生病,得开这个温度
门诊里,宝妈们最常问我的问题之一就是这个。眼看着天气一天天热起来,空调成了家家户户的“续命神器”,可一到孩子这儿,家长就犯难了:开吧,怕孩子着凉感冒;不开吧,孩子出汗多又容易中暑。
门诊里,宝妈们最常问我的问题之一就是这个。眼看着天气一天天热起来,空调成了家家户户的“续命神器”,可一到孩子这儿,家长就犯难了:开吧,怕孩子着凉感冒;不开吧,孩子出汗多又容易中暑。
为深入推动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事业发展,持续提升儿童健康管理专业化水平,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托幼机构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于2025年6月6日至9日在南京成功举办了“全国托幼机构儿童保健学术交流会”,江苏省营养学会、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等单位协办。
5月30日,由首都医学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儿童保健中心牵头制定的《学习困难门诊规范化建设专家共识》解读会举办。《共识》从学习困难的概念与成因、规范就诊流程、医学检查要点等多个维度进行了阐释,为我国儿童学习困难诊疗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规范与指引。
据了解,今年,市北区作为国家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试点区,承担深化卫生健康服务改革的重要使命,面对人口老龄化、慢性病疾病谱变化等挑战,聚焦六大领域,打破医疗与公共卫生的机制壁垒,创新实施,努力构建覆盖“预防-筛查-诊疗-康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
今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恰逢端午假期,5月30日下午,兰大一院儿童保健门诊与迪士尼欢乐屋共同举办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让孩子们在感受迪士尼动画世界欢乐的同时,领会中国传统传统文化的魅力。
“腹泻、呼吸道感染、炎症性肠病、血液肿瘤外科手术等都可能造成婴幼儿生长减缓。而喂养不当、儿童偏食挑食、辅食添加不够科学等非疾病相关的生长减缓,更是每个家庭都可能面临的问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童保健学组名誉组长毛萌教授表示,生长减缓
儿童健康核心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儿童健康水平及公共卫生干预效果的最主要依据,主要包括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数据。国家卫健委介绍,近10年我国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年平均下降速度,在全球53个中高收入国家中分列第3位和第4位。
每年夏天,儿科门诊都会迎来一波“光头娃娃”的高峰。不少家长出于“凉快”“清爽”的目的,把孩子的头发剃得干干净净,甚至一边剃头一边递上一杯“热水”,说是“排毒”“去火”。
多动症、边缘智力、发育性协调障碍、特定学习障碍等都可造成学习困难,儿童心理问题与家长自身的焦虑,也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近日,《学习困难门诊规范化建设专家共识》发布,对学习困难的成因、诊疗流程、专业资源配置等给出专家建议。
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及《广州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要求,所有儿童必须体检合格方可入园,这是为了:
静安区教育局积极回应0—3岁婴幼儿家庭对托育服务的需求,精心策划静安区托育服务“萌芽工程”。本次活动以“幼芽破土 童馨润泽”为主题,将静安区0—3岁婴幼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推向“教养医”融合的新阶段。
活动以“签约有感 健康可及”为主题,通过“科学控体重,健康有‘医’靠”“一老一小同关爱,家医护航暖万家”“家医与您携手,共筑心理韧性”三方面内容,以“政策讲解 + 健康服务”的形式,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
原创最近有宝爸妈向科大大求助:我家宝贝竟然开始夹腿!咋办是好?近期新冠病毒又卷土重来!5月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2025年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前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态势。根据监测数据显示,3月31日-5月4日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检测
进入五月,炎热即将开启,你家娃还在户外“碳烤”吗?防晒不做全,直接黑成“酱油崽”。别慌!今天这篇保姆级攻略,手把手教你科学防晒,把娃从“炭烧宝宝”逆袭成“牛奶皮肤”。
根据政府安排,“端午节”放假三天(2025年5月31日——6月2日),节日期间我院线下门诊工作安排如下:
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漫过儿保科诊室的窗台,在视力筛查仪的镜片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我轻轻调整着三岁女孩头顶的额带,她攥着卡通贴纸的小手微微发抖,让我想起七年前第一次穿上护士服时,护理部主任将体检手册放在我手中说的那句话:"每一本手册都是生命的成长地图,而我们是指引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儿童保健门诊于5月6日正式开诊。儿童保健门诊致力于为0-14岁儿童提供全面的生长发育监测、评估、诊断和治疗服务。北京地坛医院儿科特聘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保健科主任——金春华领衔出诊,为儿童提供个性
看一遍文字就忘,需反复阅读;长时间盯着文字,才能勉强“记住”……这些看似寻常的学习困扰,背后可能隐藏着阅读障碍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神经发育问题。近日,记者从上海市儿童医院获悉,其儿童保健医学部在神经发育障碍诊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通过应用眼动追踪技术
最近刷到一条视频,浙江一位新手妈妈跟着网红学“婴儿被动操”,拉着2个月大的宝宝做高难度拉伸。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四肢发抖。评论区网友评价:“这是带娃还是耍杂技?”
最近刷到一条视频,浙江一位新手妈妈跟着网红学“婴儿被动操”,拉着2个月大的宝宝做高难度拉伸。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四肢发抖。评论区网友评价:“这是带娃还是耍杂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