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口粮行情有变,你们兜里的米准备够了吗?
2025年的口粮市场正处于复杂多变的格局中,政策调控、国际环境、供需结构等多重因素交织,需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当前形势与未来趋势:
2025年的口粮市场正处于复杂多变的格局中,政策调控、国际环境、供需结构等多重因素交织,需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当前形势与未来趋势:
“三月初一早看天,一年不用问神仙”——这句流传千年的农谚,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智慧。明日(2025年3月29日)正是农历三月初一,这一天不仅是传统节气更迭的节点,更是预测夏季气候的“晴雨表”。古人如何通过这一天的天气预判全年收成?今年夏天会否“热到蒸桑拿”
想要购买巧克力来庆祝复活节假期的人可能会发现它们更贵了。根据经济研究所基金会(Fipe)的研究,2025年传统巧克力蛋的价格上涨9.5%。……(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相较于2022年大幅上升约0.3℃,创下了有现代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记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用“全球沸腾”(global boiling)形容当年7月的极端气候。没想到2024年依旧“高烧”不退,全球平均温度继续上涨0.1℃,再次打破2
当纽约的咖啡期货交易员紧盯天气软件时,加勒比海的一股热带低气压可能让蓝山咖啡豆减产,慕尼黑的再保险公司正在重算牙买加种植园的保费,一朵积雨云的移动轨迹,可能直接牵动着东南亚万千橡胶厂主的神经……以上景象都在提示我们:金融市场里,气候波动越来越像那个凶猛的操盘手
“嘟嘟嘟!” 尖锐的警报声毫无预兆地在城市上空炸响,那声音仿佛一把把利刃,划破了原本宁静的清晨。刹那间,街头巷尾的人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惊住,脚步戛然而止,纷纷抬起头,眼神中满是惊恐与疑惑。
2024年,国内粕类市场价格整体震荡下跌,年内粕类价格跌幅在20%左右。2025年,国内外油脂油料市场影响因素风起云涌,多重因素牵动国内蛋白粕价格走势。目前我国油籽及粕类供应收紧,2025年上半年我国粕类价格预计先扬后抑,下半年或许会有新的变化。
在全球粮食市场经历连续两年的价格下跌后,2025年的粮价走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分化格局。一方面,小麦、玉米等主粮因美国减产、俄罗斯出口限制和气候扰动,可能迎来阶段性反弹;另一方面,大豆受南美丰产压制仍显疲软,而大米则因印度出口政策与厄尔尼诺威胁成为唯一逆势上涨的
2025年3月,NOAA发布新一轮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数据,显示海洋区域拉尼娜现象在2月继续维持之中,不过,从新的情况来看,其转为中性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近期,受泰国雷雨天气预期及汽车销售数据持续向好的双重提振,橡胶期货市场呈现回暖迹象。这一趋势引发了市场对橡胶估值与成本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些热点话题,银河期货化工板块负责人潘盛杰在期货日报“飞鹊财经”直播栏目中进行了深入剖析。
2月气温没有升高,反而是受到了拉尼娜的影响,整个2月,气温都是偏低,比往年同期冷。两个月的极端气温变化,也让气候专家意识到了,如今极端气候的变化更难测了。
3月10日,美棉出口数据刺激ICE期棉持续反弹走高,国内郑棉重心上移,CF2505合约开盘13580元,最低13560元,早盘减仓上行,最高13700元,收于13650元,涨65元。期棉修复反弹走强,现货价格坚挺,基差小幅上涨,仓单数量持续增加,下游进入传统旺
据国外行业机构分析,每年这个时候,棉花期货市场的关注焦点更侧重供应端的状况,比如美国棉花种植面积是多少,收获比例是多少,单产是多少等等。
3月初的一周内,受第一股冷空气的影响,全国的温度偏冷,从8号开始,大部分地区的温度开始回升,只不过有一些地区依然比较冷,而且还有小到中雪。
上月(2025年1月)的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3.23℃,比工业化前的平均气温高出1.75℃,这是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份。
首先,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动是导致未来一周突然变冷的主要因素之一。大气如同一个巨大的流体系统,其流动模式的改变会对各地的气候产生直接影响。当极地涡旋等寒冷气团在特定的大气压力条件下,突破其通常的活动范围向南移动时,会带来大量的冷空气,从而造成我们所感受到的突然降温
①上个月成为了史上有纪录以来最热的1月,这一幕让许多科学家大吃一惊; ②他们原本预计热带太平洋的拉尼娜效应能延缓近两年来持续被打破的高温记录。
在中国的传统气象经验里,流传着“暖不暖,就看正月初十”这样的说法。今日正值正月初十,这使得人们不禁思考,今年春天回暖究竟会是早还是晚呢?这种传统观念虽然缺乏现代科学的精准性,但却蕴含着古人长期观察天气所积累的智慧。
基于观测结果,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于1月9日宣布拉尼娜状态已经形成。目前预估拉尼娜事件有 59% 的可能性持续到 2 月至 4 月,而在随后,3 月至 5 月平均状态转为中性的可能性为 60%。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19日报道,由新南威尔士大学负责的年度东澳大利亚水鸟调查发现,随着干旱天气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墨累-达令盆地中的水鸟数量从2023年的近58万只下降到2024年的28.7万只,几乎减少了一半,水鸟数量已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