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五个融入”丨东营市垦利区:“星火聚爱”编织幸福网 文明实践浇灌文明城
6月22日一大早,垦利区垦利街道康居社区的"星火聚爱"文明实践志愿者们就敲开了独居老人李勇军的家门。医护志愿者为她检测血压,叮嘱用药注意事项,理发志愿者利落地展开理发围布,帮老人打理头发,事无巨细的服务让老人很贴心。
6月22日一大早,垦利区垦利街道康居社区的"星火聚爱"文明实践志愿者们就敲开了独居老人李勇军的家门。医护志愿者为她检测血压,叮嘱用药注意事项,理发志愿者利落地展开理发围布,帮老人打理头发,事无巨细的服务让老人很贴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5G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各行各业。山东移动东营垦利分公司凭借其5G网络优势,为杏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果农开启了增收致富的新篇章。
近年来,垦利区将移风易俗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共治、长效赋能系统化改革,探索出一条破旧立新、德法共治、资源转化的移风易俗新路径。垦利区先后被评为全省四德工程示范区、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试点区。
十年寒窗磨利剑,六月沙场试锋芒。2025年高考期间,垦利区垦利街道试采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为考生和家长送上关怀与温暖。
近日,垦利区郝家镇上演了一场暖心救援。一位热心村民在田间劳作时,意外发现一只腿部受伤的东方白鹳,并及时联系镇政府及派出所。接到求助后,镇林业部门与派出所第一时间联系东营市动物园救助站,并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
为深入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弘扬时代新风,垦利区黄河口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创新宣传形式、拓宽传播渠道,推动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盆景式”向“花园式”蝶变。
2025年,东营市以“提振消费”为核心引擎,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通过惠民让利、场景创新、环境优化等多维举措,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消费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开设《活力东营》专题,展现东营在消费浪潮中的蓬勃力量。
这两天,在位于董集镇前许村的锦园合作社高标准果蔬大棚内,新春的头茬西红柿娇艳欲滴缀满枝头,开始进入最佳采摘期。村党支部书记许孝军正带领果农们精心打理果苗,让每颗西红柿以最好品相进入市场,抢抓新年收入开门红。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31日讯2025年5月31日是第38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拒绝烟草诱惑,对第一支烟说不”。为进一步强化群众对烟草危害的正确认识,垦利区疾控中心积极行动,联合多方力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今年的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区科协以“兴垦利才,向光逐梦”为主题,精心组织关爱科技工作者系列活动,旨在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动员他们更好地服务全区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5月28日,垦利区老年大学的老师们走进胜坨化工园区山东和利时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为主题,向企业员工传播安全知识,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避险逃生自救能力。
为了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与生活质量,5月27日上午,垦利街道东方社区开展“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暨“玩转垃圾分类,变身环保达人”垃圾分类宣传文明实践活动。
跳绳区活力四射,孩子们身姿轻盈,彩绳飞舞,家长们在旁呐喊,气氛热烈;呼啦圈区同样精彩,孩子们努力控制着节奏,让呼啦圈在腰间旋转飞舞;还有趣味十足的指压板踩气球大战,孩子们脚踩指压板在气球丛中穿梭,躲避他人的 “攻击”,活力满满。
在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的跳蚤书市上,孩子们摆起小摊,热情推销自己的书籍。科幻、童话、科普……琳琅满目的图书吸引了不少“小顾客”驻足挑选。
时下正值夏播农忙时节,这几天,在垦利街道七村千亩水稻种植基地,数架植保无人机正沿着预设航线,在距离稻田3米的上空匀速飞行。伴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无人机“腹部”均匀撒下粒粒稻种,仅用不到几分钟便完成1亩稻田的精准播种。
5月21日,山东广播电视台《晚间新闻》播出报道:垦利区创新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将文明新风主题融入"小戏小剧"文艺表演,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明理念,使移风易俗宣传更接地气、更入人心。
走进垦利区垦利街道东方社区,便能感受到浓郁的志愿服务氛围:“好邻居”爱心理发队的志愿者正细心地为老人修剪银发,“心乐园”心理志愿服务队开展的亲子课堂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好人有约”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身边的好人好事……这个拥有2313户、700
5月21日,山东广播电视新闻频道《山东教育新闻联播》栏目报道:垦利区以“一校一品”点燃办学活力,用“靶向服务”破解教育难题,打造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样板间”,让优质资源活水涌流城乡每个角落,绘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画卷。
在东营垦利黄河入海口这片广袤的盐碱地上,孕育出了营养价值高、口感丰富的草莓西红柿,盐碱地能促使西红柿合成更多次生代谢物,例如醇类、萜类,使得风味更加浓郁。之所以叫草莓西红柿,是因底部有一小圈绿纹青肩,尤其是绿芯的纹理看起来非常像草莓,故命名为“草莓西红柿”。草
在黄河三角洲的盐碱地上,有这样一位用一粒粒种子托起丰收希望的基层农技人——垦利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种业发展室负责人、高级农艺师苏磊,他坚守选育适宜盐碱良种十余年,用科技赋能现代种业,以科普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