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历史的多面镜:从斯大林到孔子,时代如何塑造评价坐标

1953年3月,莫斯科红场的哀乐声中,无数苏联民众因斯大林逝世而痛哭流涕;仅仅9年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却将其称为"暴君",引发全国性的历史反思。同一人物在十年间的评价剧变,恰似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时代浪潮下立场与价值观的剧烈震荡。这种历史认知

历史 面镜 孔子 赫鲁晓夫 斯大林 2025-05-13 20:51  1

美媒评NBA历史状元秀排名

但是,当天时地利人和,选秀中的状元签已经产生了一些这项运动所见过的最伟大的天才。事实上,这些球员是如此的天赋异禀,以至于在他们之间找到足够的差异来建立一个前十位的排名是具有挑战性的。不过,我们将在这里接受这个挑战,根据球员的整个职业生涯表现(不一定仅仅是他们为

nba nba历史 历史 美媒 状元秀 2025-05-13 15:24  1

蔡达峰:重温历史 坚守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上海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在上海指导当时中国革命运动,提出了统一战线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和帮助下,民进在上海诞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 初心 民进 蔡达峰 王绍鏊 2025-05-13 16:05  1

上山下乡的生存喟叹:莫让农民的艰辛在历史记忆中失语

当我们回溯历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总会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许多知青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常发出“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幸运”的感慨,这一观点折射出特殊历史时期的艰辛与困苦。然而,在知青们经历磨炼的同时,我们更应将目光投向当时的农民群体——他们才是真

历史 记忆 农民 知青 失语 2025-05-13 12:18  1

尤洋:社会认识论的历史图景与“数智—实践”的研究未来

四十余年来社会认识论研究分别在国内和国外的学术界得到了充分发展。以“规范性”和“分析性”为特征的社会认识论研究分野了国外社会认识论研究的两条道路,并以迥然不同的研究风格演绎了知识的社会维度。围绕“社会认识”的根本定义,国内社会认识论的研究主旨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

历史 研究 社会 尤洋 认识论 2025-05-13 14:00  1

今天就来说说中国历史上这些朝代,到底都干了啥好事、犯了啥错!

秦朝那可是太猛了,直接给中国历史开了个新纪元,说它功占80%一点不夸张!秦始皇灭了六国,把中国第一次真正统一成一个整体,还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这就相当于给大家定了一套“全国通用标准”,不管走到哪,买东西、写字、交流都方便多了。而且还修了好多宽阔的“国道”

历史 中国历史 朝代 元朝 晋朝 2025-05-13 10:28  1

历史老师私藏秘籍!史料 + 探究让课本知识 “活” 过来

在 “辛亥革命” 的教学中,我收集了丰富的一手史料。除了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录音、起义照片,还引入了当时的报纸报道、革命者的家书等。在课堂上,当学生们听到孙中山先生激昂的演讲音频时,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热血沸腾的革命氛围;看到起义战士们年轻而坚毅的面庞,也更能体会

历史 秘籍 课本 史料 课本知识 2025-05-13 13:33  1

历史和自由: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契合的两个侧面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变成一种“实践能力的明证”已经在事实上实现并确证了马克思主义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会通。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马克思主义决不可能绕开中国本土文化而能够在中国扎根、开花和结果。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

历史 自由 马克思主义 儒学 马克思 2025-05-13 11:4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