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大部分结构突变起源于父系生殖系
为深入理解人类新生突变(DNM)率,研究人员对四代 28 人家庭(CEPH 1463)进行研究。利用五种测序技术,他们发现每代有 98 - 206 个 DNM,存在父系偏向等现象。该研究为理解人类遗传变异提供重要参考。
为深入理解人类新生突变(DNM)率,研究人员对四代 28 人家庭(CEPH 1463)进行研究。利用五种测序技术,他们发现每代有 98 - 206 个 DNM,存在父系偏向等现象。该研究为理解人类遗传变异提供重要参考。
六倍体小麦(Triticum aestivum, AABBDD)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基因组异常庞大且复杂。单个参考基因组(如“中国春”)的发布极大地推动了小麦研究,但无法完全代表物种内的全部遗传变异。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tion
衰老是生物体不可避免的复杂过程,其发生与基因、表观遗传和生理等多方面的变化密切相关。衰老细胞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全异染色质的丢失,这通常伴随着经典组蛋白水平的降低。这些核和染色质的变化被认为是触发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衰老过程中染色质的状态会发生快速重塑,
着丝粒是细胞分裂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结构,负责确保染色体的准确分离。在癌细胞中,着丝粒的异常稳定性与染色体不稳定性密切相关,这可能导致肿瘤的进一步发展。着丝粒蛋白A(CENPA)作为一种特殊的组蛋白变体,是着丝粒的核心组成部分。然而,CENPA如何在DNA复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