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济南战役得胜,为三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蒋介石得知济南战局进一步恶化,20日晨,急电王耀武:“既然万不可失,将阵地缩小,坚守待援。”并表示“我已严令援军星夜前进,以解济南之围。”
蒋介石得知济南战局进一步恶化,20日晨,急电王耀武:“既然万不可失,将阵地缩小,坚守待援。”并表示“我已严令援军星夜前进,以解济南之围。”
东北这块地方,抗战结束后国共双方都盯得很紧,东北土地广阔,资源丰富,紧靠苏联和朝鲜作为外援,且有小鬼子留下的经济基础,而且国军在此几乎没有根基,所以抢占东北对我军来说相当的重要,相当于有了最巩固的根据地
1938年,为了使国际援助的物资运往中国,国民政府修建了滇缅公路,这是一条关乎抗战命运的生命线,十分重要。
辽沈战役时,卫立煌接替陈诚收拾烂摊子,他坐镇沈阳城,一直都是采取“固守待援”策略,一方面为了应付蒋介石命令,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士兵的生命。
即使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当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包围锦州的时候,国民党军从沈阳出动增援锦州的攻击路线,确实令人匪夷所思。整整五个军的浩荡人马,不是沿着铁路和公路直接向南,取最近的路线奔赴锦州,而是从沈阳向西朝着新立屯方向,乃至向北朝着与锦州相反的彰武方向出动了——这
1937年11月8日,夜幕如同一块沉重的黑布,沉甸甸地压在太原城的上空。
到了北伐那会儿,他已经是蒋介石手下的红人了,外号“五虎上将”之一,地位不低。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他也没闲着,带兵跟日本人干了好几场硬仗,名声更大了。
1955 年 3 月 17 日深夜,北京中南海的灯光刺破春寒。毛泽东披着旧军大衣,在《告台湾袍泽朋友书》的末页重重划下波浪线 —— 那里写着 “蒋介石与毛泽东相比黑白分明,善恶立判”。
卫立煌,安徽合肥市淝河镇卫乡村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是国民党军中“五虎上将”之一,1943年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因在对日作战中打通中印公路而名扬中外。1955年由香港返回内地。1960年病逝,主祭人为周恩来,张治中致悼词。毛泽东曾赞其为“坚持华北抗战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