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着来?这项成果先商用再发《自然》!更多企业求合作
6年来,孙晓明团队一直瞄准海水制氢技术展开研究。最近,他们联合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刘彬团队等在《自然》发表重要成果。该成果破解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海水制氢的难题,首次实现了电解海水制氢设备抗波动1万小时的稳定运行。
6年来,孙晓明团队一直瞄准海水制氢技术展开研究。最近,他们联合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刘彬团队等在《自然》发表重要成果。该成果破解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海水制氢的难题,首次实现了电解海水制氢设备抗波动1万小时的稳定运行。
对于动力电池制造商而言,目标始终如一: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电速度、更高的成本效益以及更好的安全性。但实现这些目标的方式一直在不断变化。如今,研究人员找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新“配方”。
在电子管的世界中,300B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名字。它被发烧友称为“真空管中的劳斯莱斯”,是模拟音频领域的传奇。然而,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温暖音色”的标签——其设计哲学、材料科学与电气性能的平衡,使之成为工业时代的精密艺术品。本文将从历史溯源、结构解析、电气特性、现
可再生海水电解是一种可持续的大规模绿色制氢的方式,但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对能够在波动的、与工业相关的电流密度下运行的电催化剂的设计和开发提出了高要求。图1a展示了在启停电解水循环过程中析氢反应(HER)催化剂的动态演变。通过模拟频繁启停的海水电解过程,发现阴极上
随着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快速发展,固定式储能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因其高昂的原材料成本(如锂、钴和镍)及易燃电解液的潜在风险,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的可行性。因此,开发低成本、安全且高效的替代方案势在必行。近日,德州农工大学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在柔性/可穿戴电子产品、室内光伏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单结OSC的效率已超过19%,使OSC的商业化前景更加光明。大面积印刷制造是OSC商业化的关键途径,而大面积印刷制造迫切需要溶液加工的厚度不敏感阴极界面层(CIL)。阴极界面材
锂硫电池因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而长期以来广受关注。其中,Li2S作为高容量含锂正极,由于能够避免金属锂的使用,进而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Li2S电极电导率低,活性势垒高,中间多硫化物溶解严重,导致电池库仑效率低,容量衰减快。研究表明,借助
近年来,可充电水性锌离子电池 (AZIB) 因其安全性高、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正极材料的性能对于 AZIBs 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导电性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而成为 AZIBs 的前景广阔的正极材料。考虑到石墨烯基复合
该团队利用一种名为四氨基苯醌(TABQ)的新型有机材料制造出了可充电质子电池,这种材料有利于质子的快速移动,从而实现高效的能量存储。
硫化物聚丙烯腈(SPAN)具有固-固转换机制,可有效消除锂硫电池(LSB)的穿梭效应,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正极材料,可取代传统的碳硫复合材料。遗憾的是,其硫含量低、反应动力学慢,大大影响了电化学性能。本文,常州大学何大方 副教授、陈海群 教授团队在《Jo
倍率效应、温度效应;在提升工作温度或充放电倍率时,阴、阳极的脱/嵌锂动力学性能存在差异,锂离子受到的阻力是不同的;例如若阴极25°C 0.33C 160mAh/g,25°C 1C 150mAh/g;25°C 160 mAh/g,45°C 170 mAh/g;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