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道县白马渡镇:智慧育秧绘就“天下稻源”新图景
春耕正酣,走进湖南省道县白马渡镇东山智慧育秧中心,25座智能薄膜大棚内秧苗青翠欲滴,自动化播种流水线高效运转,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滴灌。这座由湖南稻之源米业有限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打造的现代化农业基地,不仅是道县“稻之源”特色产业的核心载体,更是落实中央一号文
春耕正酣,走进湖南省道县白马渡镇东山智慧育秧中心,25座智能薄膜大棚内秧苗青翠欲滴,自动化播种流水线高效运转,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滴灌。这座由湖南稻之源米业有限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打造的现代化农业基地,不仅是道县“稻之源”特色产业的核心载体,更是落实中央一号文
3月22日,在赤峰市宁城县数字种苗工厂,工人们正抢抓农时,紧锣密鼓地开展蔬菜秧苗培育工作。宁城县数字种苗工厂实行“订单式”育苗,育苗周期为30天至45天。在育苗过程中,工厂以机械化智能设备代替人工,培育出抗病、无虫、适应性强的优质种苗。目前,该工厂正为菜农标准
人勤春来早,浸种育秧正当时。春分时节,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镇雷峰村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攻关科研基地,王化永正带领一班人抢抓农时,在智能化温室大棚开展再生稻播种工作。
3月19日,在庐江县余小俊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智能水稻育秧流水线“火力全开”,铺盘、撒土、浇水、撒种、盖土等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随后,一盘盘播好种的秧盘被机械臂自动码放,由工人运输至恒温暗室进行催芽。
眼下正值水稻育秧的最佳时节,传统的育秧通常都是在田地里进行的,而茶陵县的智能化育秧基地则把“田地”搬到了“厂房”,让农户们在育秧阶段告别“靠天吃饭”的忧虑。
《智慧育秧》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洪濑镇福林村“数字化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模式,展现了科技赋能农业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