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精准治疗研究再获新突破:肥大细胞逆转最“毒”乳腺癌免疫耐药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约占乳腺癌总体人群15%左右的三阴性乳腺癌,因恶性程度高、患者生存时间较短,素有最“毒”乳腺癌之称。以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已经成为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超过50%患者会发生免疫治疗耐药。如何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约占乳腺癌总体人群15%左右的三阴性乳腺癌,因恶性程度高、患者生存时间较短,素有最“毒”乳腺癌之称。以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已经成为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超过50%患者会发生免疫治疗耐药。如何
三阴性乳腺癌素有最“毒”乳腺癌之称。以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成为重要治疗手段,然而超过50%患者会发生免疫治疗耐药。如何让这部分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约占乳腺癌总体人群15%左右的三阴性乳腺癌,因恶性程度高、患者生存时间较短,素有最“毒”乳腺癌之称。以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已经成为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超过50%患者会发生免疫治疗耐药。如何
DESTINY-Breast 09研究首次公布中期分析结果,T-DXd或将改写HER2阳性mBC一线治疗格局。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于5月30日~6月3日(美国东部时间)在美国芝加哥盛大召开。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且最具权威性的临床肿瘤学盛会,ASCO年会吸引了全球肿瘤学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共同聚焦前沿研究及临床试验成果。在本次大会上,中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团队开展的FASCINATE-N研究在国际肿瘤学顶级期刊《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IF:56.7) 重磅发表,该研究是首个公布评估第三代HER2 ADC在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疗效的研究,社论《
近日,国际肿瘤学顶级期刊《肿瘤学年鉴》发布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研究成果,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抗体偶联药的应用。二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第三代HER2抗体偶联药瑞康曲妥珠单抗单药治疗,与传统的四药方案的病理完全缓解率相当,而且安全性良好。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分子特征可以细分为多种亚型。其中,HER2阳性乳腺癌是一类以HER2基因扩增和过表达为特征的分子亚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具有侵袭性强、易复发转移的特点。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邵志敏、江一舟、杨文涛,副主任医师李俊杰团队,首次系统揭示了影响新一代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药物疗效的肿瘤空间特征,并构建了首个可以预测新一代抗HER2 ADC药物疗效的实用模型,为这类新型抗肿瘤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领衔团队今日发布一项研究显示,该团队在前期开展的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精准治疗临床试验基础上,结合数字病理和空间组学技术,首次系统揭示了影响新一代抗HER2 ADC(抗体-药物偶联物)药物疗效的肿瘤空间特征,并利用人工智能方法构
中国医学专家用人工智能方法构建了首个可以预测新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抗HER2 ADC药物疗效的实用模型,助力突破乳腺癌治疗瓶颈。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正在迅速发展。4月10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一项研究首次揭示影响新一代抗HER2 ADC(抗体-药物偶联物)药物疗效的肿瘤空间特征,并利用人工智能方法构建了首个可预测新一代抗HER2 ADC药物疗效的模型,为这类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精
原创 生物世界 生物世界撰文丨王聪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导致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阳性(HER2+)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 15%-20%,其特征是 HER2 蛋白过度表达,且与
2025年4月10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领衔团队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该团队在前期开展的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精准治疗临床试验基础上,结合数字病理和空间组学技术,首次系统揭示了影响新一代抗HER2 ADC(抗体-药物偶联物)类药物疗效的肿瘤空间特征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导致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阳性(HER2+)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 15%-20%,其特征是 HER2 蛋白过度表达,且与肿瘤侵袭性强和预后不良相关。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HER2阳性乳腺癌是一类以HER2基因扩增和过表达为特征的乳腺癌分子亚型,约占乳腺癌的15~20%,具有侵袭性强、易复发转移的特点。随着靶向治疗药物的突破性进展,HER2阳性乳腺癌已成为实体瘤靶向治疗研究的典范。近年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团队日前发布一项临床Ⅲ期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在常规蒽环、紫杉、铂类、环磷酰胺化疗基础上,联用中国原创免疫治疗新药卡瑞利珠单抗(一种PD-1单克隆抗体),将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病理完全缓解率提高了12.1%
作为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HR+/HER2− 乳腺癌的复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每年的远端复发率保持在 1%。多达 20% 的 HR+/HER2− 乳腺癌患者因内分泌耐药机制而出现复发性转移。即使经过 5 - 10 年的标准内分泌治疗,复发仍持续不断。因此,迫切需
数据表明,CelTIL评分可以作为药物活性的早期预测因子。基于DNA的亚型分类和低ERBB2表达可作为HER2-乳腺癌中HER3-DXd治疗活性的潜在标志物。
发表在《泌尿学杂志》上的一项临床试验报道了一项新进展:前沿药UGN-102针对复发性、低级别、中等风险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显示出非常积极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临床研究数据表明79.6%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时获得完全缓解,即肿瘤完全消失。美国FDA已经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