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2025 年 3 月 28 日,美国超火网红 “甲亢哥”少林寺硬气功体验视频,那热度直接霸榜全网。这老哥靠着疯疯癫癫的直播风格,圈了 3700 万粉丝,这次到中国,直接被 “拿捏” 得死死的。
家人们,2025 年 3 月 28 日,美国超火网红 “甲亢哥”少林寺硬气功体验视频,那热度直接霸榜全网。这老哥靠着疯疯癫癫的直播风格,圈了 3700 万粉丝,这次到中国,直接被 “拿捏” 得死死的。
根据直播画面,甲亢哥在少林寺武僧的指导下尝试“硬气功抗棍”项目。武僧手握木棍,甲亢哥扎马步、气沉丹田,一副“我准备好了”的架势。然而,木棍刚落下第一击,他就疼得直接趴地,嗷嗷直喊“师傅!师傅!”,表情扭曲到连旁边的保镖都憋不住笑。这还不是他最惨的经历——此前他尝试挥鞭子,结果一鞭子甩到自己脖子上;蹲马步时腿软到口吐芬芳;甚至在寺庙台阶上跑步累到怀疑人生。 为了这次少林之行,甲亢哥可谓“诚意拉满”:剃光头(后来被扒出是头套)、穿僧袍、行拜师礼,甚至用“Hey man”向师父敬茶,场面既滑稽又透着几分认真。这场直播吸引了超3000万网友围观,弹幕里“哈哈哈”和“Respect(致敬)”齐飞,有人调侃“孙悟空拜师都没他戏多”,也有人感叹“这老外比我还懂少林仪式感”。
甲亢哥少林寺 “翻车”,看似闹剧,实则暗藏三重深意,狠狠打脸偏见!
一、借 “痛感” 打破文化隔阂
甲亢哥捂着胳膊喊疼的样子,直接撕碎西方对少林功夫的刻板滤镜。以往西方总觉得少林武僧是钢筋铁骨的神人,经他这么一闹,大家才明白:功夫靠的是日复一日的苦练,文化传承需要的是敬畏之心。有外国网友感慨:“原来少林功夫不是魔法,这下更佩服了!”
二、网红经济里的 “真诚陷阱”
甲亢哥直播被质疑有剧本,但正是这种 “不完美” 成就了传播力。他不装 “功夫大师”,疼和累都写在脸上,给海外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鲜活的中国,既有科技感十足的高铁、小米 SU7,又有少林寺、蹲马步这些传统元素。网友笑言:“比起政客的谎言,宁愿相信这个疼到龇牙咧嘴的光头老外。”
第三重:文化输出的“反向操作”
甲亢哥的少林之行,本质是一场“反向文化输出”。他跪拜师父、学习礼仪、甚至为失误道歉的细节,无意中传递了中国文化中“尊师重道”的核心。而当他在直播中大喊“中国功夫太难了!但我爱这个挑战!”时,全球年轻人看到的不是“威胁”,而是一个愿意拥抱差异、敢于自嘲的开放国度。这种自发性的文化互动,比任何官方宣传片都更有说服力。
甲亢哥的少林寺一日游,最终以“疼到喊师傅”定格成互联网名场面。有人笑他“又菜又爱玩”,也有人赞他“用肉身丈量文化厚度”。但无论如何,这场闹剧般的直播,让少林寺的晨钟暮鼓传到了地球另一端。
今天,当西方媒体仍在炒作“中国威胁论”时,一个老外网红用一棍子、一身汗、一句“师傅”,就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真实的东方。或许,这才是互联网时代最好的文化对话:没有宏大叙事,只有市井烟火;没有居高临下,只有痛并快乐的共鸣。 你觉得呢?甲亢哥的“少林变形计”,是闹剧还是教科书级文化传播?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时光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