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内衣机洗比手洗干净?手洗费力不讨好,觉得膈应是心理作用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30 11:09 2

摘要:内衣必须手洗,理由五花八门——“贴身的东西机洗不干净”“机洗和外衣混洗太脏了”“用手洗才安心”……仿佛不手洗,整个身体都会不洁净一样。

参考文献:

1. 《中国消毒学杂志》:60℃高温水洗对常见致病菌的杀菌效果研究

2.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我国女性尿路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

3. 《现代预防医学》:高校学生贴身衣物清洗方式与微生物残留量研究

大家都有个执念,尤其是家里的长辈,对“贴身衣物”这件事,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内衣必须手洗,理由五花八门——“贴身的东西机洗不干净”“机洗和外衣混洗太脏了”“用手洗才安心”……仿佛不手洗,整个身体都会不洁净一样。

可一个长期坐诊的泌尿科医生,面对数以千计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却说:机洗比手洗更干净。

这话一出,很多人立马觉得膈应,甚至怀疑医生是不是在“瞎说”。

但这不是空穴来风。这背后有医学、有数据、有案例。

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病例:一位30多岁的女性患者,反复泌尿道感染,吃了好几次抗生素都不见效。她生活规律,饮食清淡,性生活卫生也没问题。

后来医生建议她带上内裤来医院做细菌培养,结果发现,她手洗的内裤上残留了大量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这些细菌,正是泌尿道感染的“元凶”。

手洗,真的干净吗?很多人自信地说:“我都用热水泡、肥皂搓、清水漂。

”但问题在于,手洗无法提供足够的水流冲击,也很难达到杀菌温度。尤其是手洗时用的水,往往是30℃-40℃的温水,远达不到杀菌作用。

更别说很多人只是简单搓几下,甚至一盆水洗好几件衣服,反而造成交叉污染。

反观现代洗衣机,尤其是带有“高温洗”“内衣专洗”“消毒烘干”功能的型号,可以在60℃以上的水温下运作,配合高效洗衣液和强劲甩干,能有效杀灭多数致病菌。

一项发表于《中国消毒学杂志》的研究指出,60℃以上水温清洗30分钟,能杀灭包括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内的90%以上常见细菌,而手洗往往连50%都达不到。

很多人对“机洗内裤”心存抵触,其实是心理作用作祟。

小时候父母教的观念根深蒂固,加上“贴身衣物”的私密性质,让人觉得“必须手洗才干净”。但事实往往和直觉就像我们小时候觉得感冒是着凉引起的,长大后才知道多半是病毒感染。

同样的,内裤洗不干净的真正风险来自细菌残留,而不是洗衣机。

再来看另一个案例: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反复出现阴囊瘙痒和红疹,最初以为是湿疹,涂药无效后才想到问题可能出在内裤上。

他的习惯是用冷水手洗内裤,再晾在阳台上,阳台通风不好,衣服干得很慢。医生提醒他,潮湿环境容易滋生霉菌和细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这些真菌是很多男性外阴瘙痒的元凶。

他改为高温机洗、烘干后,症状明显缓解。

很多人低估了内裤卫生对泌尿生殖系统健康的影响。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相邻,女性的尿道短且直,是极易感染的通道;男性则因为长期穿着不透气的内裤,容易形成温暖潮湿的环境,这是细菌最喜欢的“温床”。

不干净的内裤,就是它们最好的“传送带”。

有些人说:“我手洗后还用开水烫一遍。”这听起来似乎更讲究,但问题在于:不是所有材质的内裤都能承受高温,反复烫煮会破坏弹性纤维,导致内裤松垮、不贴身,反而影响透气性和舒适度。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烫完只是晾干,没有用热风烘干,湿气残留依然无法避免。

我们再来看看一项有趣的研究:某高校公共卫生学院曾做过一个实验,采集了50名大学生的内裤样本,分为“机洗组”和“手洗组”,结果显示:机洗组平均细菌残留量为每平方厘米30个左右,而手洗组高达120个以上。

这个差距不是心理层面,而是实打实的科学数据。

如此,很多家庭的洗衣习惯本身存在误区。比如洗完衣服用同一块毛巾擦干手,洗衣盆反复使用不消毒,用冷水洗完直接晾晒不拧干……这些细节看似无害,实际上都是细菌传播的渠道。

而洗衣机至少在清洗过程中有高温、旋转、漂洗等多个环节,可以大幅降低微生物残留。

我们总是喜欢相信“眼见为实”,手洗的时候泡出一盆脏水,就以为洗得干净了。其实那只是肉眼可见的污垢,最危险的是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真菌、病毒。

泌尿系统的感染,很多时候正是这些“看不见的敌人”引起的。

有朋友问:“机洗也要讲究啊,不能和袜子、外衣混洗吧?”这是另一个误区。现代洗衣机设计已经相对科学,大多数机型都有多个程序和分类功能。

只要你使用高温清洗、消毒洗涤剂,并定期清洁洗衣机内桶,就不必太过担心交叉感染。很多医院的病号服、医生白大褂,都是统一机洗消毒的。

如果机洗真的那么不靠谱,医疗机构不会用。

我们也不能盲目地“迷信”机洗。关键在于方法是否得当。

如果你用节能模式、冷水洗、洗完不烘干,那确实还不如手洗。正确的做法是:使用60℃以上高温水洗程序,选用杀菌型洗衣液或消毒液,洗后尽量烘干或在阳光下暴晒。

洗衣机内筒最好每两周清洗一次,避免霉菌积聚。

另一个现实问题是,很多人因为怕麻烦,内裤三四天才洗一次。久穿不洗,即使是优质棉质内裤,也会滋生大量细菌,尤其是女性在经期、排卵期,阴道分泌物增加,更容易造成感染。

每天更换、及时清洗才是关键,而不是拘泥于“手洗”还是“机洗”。

从文化角度看,中国人对“洁净”的执念深深植根于传统。

例如《礼记》里就有“沐浴必洁,衣裳必新”的记载。但古人没有洗衣机,也只能手洗,不能代表手洗更先进。

时代在变,技术也在进步,我们的观念也应该随之更新。

一些人之所以坚持手洗,其实不是为了“更干净”,而是一种习惯上的仪式感,就像有些人习惯用毛巾擦脸,有些人坚持用一次性洗脸巾。

问题是,健康不是靠仪式感维持的,而是靠科学的方法来实现

泌尿系统感染在中国的发病率并不低,尤其是女性,研究显示,约有50%-60%的女性在一生中至少经历一次尿路感染。在这背后,不良的内裤清洁习惯是不可忽视的隐患。

很多人习惯了用“感觉”判断卫生,却忽略了微生物世界的复杂性。

从泌尿科医生的角度来说,内裤清洁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减少致病菌在私密部位的停留时间和繁殖概率。不论你是手洗还是机洗,只要能实现这一点,就是合格的方式

与其纠结手搓得几下是否够力,不如选择一个科学、高效的方法,让自己的泌尿系统少遭点罪。

来源:中医石大夫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