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称侦测到45架次中国军机靠近,规模创下今年之最。
文 | 人文社
编辑 | 人文社
«——【·引言·】——»
2025年,台海局势依旧不太平。
今年3月,台湾方面发布消息,称侦测到45架次中国军机靠近,规模创下今年之最。
然而印度媒《斯坦时报》敏锐的发现,这里面夹杂着不少无人机,其中不乏中国无人轰炸机,可以发射空对地导弹,性能十分强悍。
所以印媒猜测,这些无人轰炸机的亮相,都是在为台海冲突做准备。
那么,这些庞然大物到底有何来头?事实真的像印媒所说的那样吗?
我们知道,早在去年11月,珠海航展各种尖端装备轮番上场,最吸睛的,就是那架代号“九天”的无人轰炸机。
央视镜头扫过去的时候,相信不少军迷都倒吸凉气,足足16吨的起飞重量,8个武器挂点,像个沉默的巨兽。
有人爆料,它能挂上“鹰击—12”超音速导弹,一发下去,400公里内的海上目标就得乖乖歇菜。
不光外形霸气,它的技术参数也很硬核,其航程超6000公里,外有隐身涂层,支持挂载的武器非常多。
就拿鹰击—12来说,速度能飙到3倍音速,射出去像闪电劈下来,对手连跑的机会都没有。
这背后还有深意,台海那片水域,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像这种远程打击能力强的,可以从福建起飞,把整个海峡罩在火力网里。
解放军有他坐镇,谁还敢随便在范围海域内撒野。
这几年我们也经常从新闻里看到,美军舰隔三差五跑来溜达,日本也在西南岛屿加紧布防,摆明了不让中国舒坦。
2025年初那次45架次军机出动,台湾军方坐不住了,雷达屏幕上信号闪个不停,可就是摸不清这些无人机的底细。
换个角度看,这正是中国在用实力说话的最直观表现。
再往前说,咱们还有“双尾蝎”TB—001,2023年,它绕着台湾飞了一圈,却没让对方抓到把柄。
续航长,打击准,挂上空对地导弹,能在几百公里外干掉目标,现在再加上“九天”,火力更猛,覆盖更广。
运用到实战,估计对方雷达刚报警,爆炸声就该响了,当然,局面还没走到那一步。
台海是自家地盘,外人插手才叫挑事,这些无人机飞来飞去,更多是给某些国家提个醒,别以为有航母就牛气,仅靠无人轰炸机,照样能让他们吃瘪。
中国无人机这路子,走得真不简单。
早些年,我们还只是个跟跑的角色,技术上差点意思,幸亏这几十年追了上来,还超了不少人。
但要说到无人轰炸机的研发,得从上世纪末聊起。
那时候,解放军还在用有人驾驶的轰—5、轰—6搞轰炸,速度慢,隐蔽性差,面对现代防空网实在是不够看。
90年代,美国的全球鹰无人机横空出世,航程远、侦察强,狠狠刺激了中国一把。
于是,国内开始憋着一口气,暗暗发力。
“翔龙”无人机
最开始的尝试是“翔龙”高空长航时无人机,2009年首飞成功,别看它主要是侦察用的,10吨起飞重量,航程7500公里,已经让不少人刮目相看。
当时中航工业的团队憋足了劲,硬是在发动机和气动布局上搞出突破,连西方人都感到惊讶。
然而翔龙并不是轰炸机,火力不够,研发团队心里清楚,这只是个起点。
接着是“翼龙”系列开了挂,2012年,“翼龙—1”亮相,能挂100公斤武器,续航20小时,虽然不算猛,但已经能干点侦察打击的任务。
翼龙—2
没几年,“翼龙—2”来了,480公斤载弹量,6个挂点,能扛“蓝箭—7”空对地导弹,直接在中东战场亮了相。
阿联酋买去几架,在利比亚炸得对方稀里哗啦,正好帮助中国做了一下宣传,中国货质量确实够硬,而且物美价廉。
这时候已经有了一些原始积累,研发思路逐渐发生变化,不能光盯着小打小闹,得往重型、无人化方向冲。
于是,“彩虹”系列就来了,那是2013年,“彩虹—4”问世,能挂激光制导导弹,续航30小时,性价比高得让中东客户抢着买。
彩虹—5
后来“彩虹—5”更狠,载弹量1吨,续航40小时,外媒直接拿它跟美军的“死神”MQ—9比,基本都是夸的。
但这还不够,中国人眼光放得更远。
2019年国庆阅兵,无侦—8高调亮相,5万米高空,6马赫速度,连美军退役的“黑鸟”SR—71都得甘拜下风。
这架侦察机虽然不轰炸,却给后续的无人轰炸机铺了路,隐身、高速、长航程,技术都攒下了。
所以一直到“九天”的出现,才算集大成。
然而研发过程并不轻松,发动机得耐高温高负荷,隐身材料得抗雷达,导航系统得精准到米级。
中航工业和北航的团队没少熬夜,风吹日晒跑试验场,光是风洞测试就做了上千次。
不过航展上一亮相,多少辛苦也都值了,跟美国比比,美国的MQ—9还在老路上晃悠,NGAD项目喊得响,可2025年初曝光的预算超支和进度拖延,总让外界看美国的笑话。
中国这边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把无人科技搞成了世界顶流。
这路子,靠的可不是运气,是实打实的硬功夫。
印度媒体嚷嚷着“台海冲突”,听着挺吓人,可细想想,中国搞这些装备,真不是为了打仗。
台海是自家的事,谁敢进来捣乱,自然得拿出点硬家伙震一震,而“九天”这张牌,打出去是威慑,收回来是和平。
毕竟,导弹没发射的时候,才是最有分量的,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不代表没底线。
可以确定的是,未来无人化肯定是大势,说不定哪天还能看到,中国带着更牛的科技上天。
你觉得呢?
这种科技,会不会让未来的战争变得更安静、更聪明?
欢迎评论区留下看法,咱一块聊聊。
参考资料:《印度斯坦时报》,《经济时报》
人民资讯——中国两款战略级无人机,让西方瞠目结舌,其中一款有特殊用途
央视网——无人母舰?无人轰炸机?中国“九天”震撼登场
来源:科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