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线上的“雷锋所长”——记第二批吉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魏昊天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31 06:52 3

摘要:在和龙市崇善镇大洞村,有这样一位备受村民认可的“雷锋所长”,他用十二年如一日的坚守,在祖国边陲写下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篇章,他就是延边边境管理支队和龙边境管理大队古城里边境派出所副所长魏昊天。

在和龙市崇善镇大洞村,有这样一位备受村民认可的“雷锋所长”,他用十二年如一日的坚守,在祖国边陲写下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篇章,他就是延边边境管理支队和龙边境管理大队古城里边境派出所副所长魏昊天。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一道藏蓝身影已踏着露水走进村巷,脚步惊起几只飞鸟。魏昊天拿着磨旧的笔记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是我的群众诉求口袋本,里边记的都是村民的重要信息。”李奶奶家的柴火该劈了、张婶家的鸡圈要加固、俞大爷务工归来要修缮房屋……微微卷边泛黄的纸页上记录了大洞村253位村民的冷暖。

“小魏啊,我这墙是咋回事儿呢?你快帮我看看……”去年深秋,俞大爷从国外打工归来,发现家中外墙出现了很多划痕,情急之下找到魏昊天。魏昊天接到诉求后,冒雨挨家走访,最终查明是邻居秦大哥装运玉米时不小心剐蹭的。为了让俞大爷安心,魏昊天当即带领民警搬运来水泥和砂石,挽起袖子当起了泥瓦匠。修缮过程中,秦大哥面露愧色:“魏所长,这点小事还劳烦你们……”魏昊天抹了把额头的灰浆笑着说:“没事儿大哥,您也是不小心,下次装车招呼一声,我们来搭把手帮着照应照应!”三天后,雪白的墙面映着两家人的笑脸,魏昊天的笔记本上又多了一条待办事项:秋收前组织农用车安全培训。

像这样的“小事”填满了魏昊天的从警生涯。面对因琐事闹离婚的老夫妻,他架起手机连通国外,用11个小时的跨国视频会议,让子女远程化解父母的心结;听闻独居老人念叨“想尝尝新鲜蔬菜”,他与村委会沟通成立爱心基金站点,与辖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结成帮扶对子,点亮“微心愿”,累计捐助物品300余件……

85岁的李奶奶总记不住魏昊天的名字,却在炕头贴着“穿警服的孙子”照片。每次走访,他都会顺手劈好可以烧半月的柴火,临走时还要检查药箱存量。老人说:“这娃比亲孙子来得还勤。”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雷锋日记中的这句话激励着魏昊天“把群众的鸡毛蒜皮当大事办”,他总结提出“三个四”工作法、组建“双语调解队”、推行“五心”走访法,一颗警心始终炽热。

面对流动人口管理难题,魏昊天带领民警日夜奋战,登记流动人口信息,加大巡逻防控力度,不放过任何一个治安隐患点;针对村屯矛盾特点,他先后设置“警民共建工作室”“昊天调解室”,主动邀请辖区群众、志愿者、企业代表等共同参与治安管理,共同探讨社区治安问题及解决方案12份;为提升民警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他创建“2+1+N”普法学习小组,组织开展“我设你推模拟警情演练法”“你争我抢法律问答会”等系列培训活动20余次。

在魏昊天的警务室里,挂着一张特殊的地图:地图上标记着不同符号,巡逻路线如血脉延伸,边缘密密麻麻写满汉朝双语注释。这是他用脚丈量出的“平安图谱”,更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边疆实践。

“天天处理这些琐事,不觉得平凡吗?”有人这样问魏昊天。他指着辖区地图上的巡逻路线说:“把万千平凡事做到极致,就是非凡。”

从青涩新警到戍边所长,魏昊天践行着雷锋精神,将温暖与希望播撒在边境线上,把最美好的青春刻进界碑。在他办公室的抽屉里,珍藏着他的“最高荣誉”,除了“中国好人”证书和二等功奖章,还有村民为“追鸡案”送来的感谢信,学生在普法课堂上手绘的致谢卡,更多是“魏所长,新米下来了,来家尝尝鲜”这样的温馨留言……

近日,魏昊天获评第二批吉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警徽照亮的不是勋章,是老百姓眼里的光。我要做一颗边境线上的螺丝钉,把雷锋精神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土地上。”在这片用初心守护的土地上,魏昊天步履铿锵,以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的担当,续写着永不褪色的雷锋故事。

吉林日报社出品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悦

策划:韩雪洁

执行主编:于悦

编辑:韩玉红

来源:吉报调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