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戈平毛利率直逼贵州茅台;卫龙辣条业务陷瓶颈…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31 10:43 2

摘要:凭借高端路线、个人IP和线下培训学校撑起的“国货彩妆第一股”毛戈平,交出了上市以来的首份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毛戈平实现营收38.85亿元,同比增加34.61%;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8.81亿元,同比增加33.04%。截至3月28日收盘,毛戈平当日跌幅9

来看今天的新闻。

一、毛利率直逼贵州茅台 卖彩妆的毛戈平凭啥这么赚钱?

凭借高端路线、个人IP和线下培训学校撑起的“国货彩妆第一股”毛戈平,交出了上市以来的首份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毛戈平实现营收38.85亿元,同比增加34.61%;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8.81亿元,同比增加33.04%。截至3月28日收盘,毛戈平当日跌幅9.57%,报103.00港元/股,较发行价29.8港元/股上涨超245%,总市值504.89亿港元。据财报,2021年~2024年,毛戈平毛利率分别为83.43%、83.83%、84.83%、84.4%,维持在83%以上,直逼贵州茅台等白酒上市公司。

辣条基本盘松动

二、卫龙美味业绩继续高增长 但辣条业务已经进入瓶颈

卫龙美味2024年的业绩答卷表现不俗,实现营业收入62.66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0.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61%和21.36%;毛利率为48.1%,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同时,公告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1元及特别股息0.18元,加上中期股息每股0.16元,合计派息约10.58亿元。这份业绩在3月27日晚间披露时,让很多人信心满满。但次日的市场走向,让人大跌眼镜。3月28日,公司股价跌幅一度逼近10%,直至收盘前约1小时才开始走强,全天收涨2.31%,总市值332.92亿港元。二级市场情绪剧烈波动,是否与公司调味面制品业务有关?在中国辣条江湖,卫龙一直是龙头老大,但近几年辣条业务遭遇瓶颈。

三、周末资本大佬吵架!朱啸虎猛锤人形机器人 行业还能投吗?

周末,各路大佬们针对当前火热的具身智能作出了激烈的辩论,朱啸虎毫不留情地泼了盆冷水:“我们天使基金在过去几年投过一些早期的具身智能项目,最近几个月都在退出……我问这几个CEO,你们商业化可能的客户在哪里?我感觉他们说的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客户,谁会花十几万买一个机器人去干这些活?”

知名创投人张颖则公开在朋友圈回怼,称“以后没人和朱总玩”,“机器人领域蓬勃发展,大赛道,百花齐放,过程中有点泡沫也非常正常。时间拉长,人形机器人赛道一定能出大公司。”

四、套现近20亿!美的彻底清仓小米

3月30日消息,美的集团最新发布的年报显示,2024年,美的集团出售了超过9亿元的小米集团股票,并彻底清仓。美的集团2023年年报显示,出售小米集团金额为5918万元;2022年、2021年美的集团都对小米集团没有相关操作;2020年美的集团则套现了小米集团8.76亿元。有业内人士认为,美的集团对小米集团的投资属于财务投资,随着小米股价向上,套现属于正常资本运作;此外,目前美的集团和小米集团都在汽车业务领域大举扩张,小米继续扩大家电产能,两者先后在香港完成了数百亿元的融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五、TBHQ风险再起风云 乐事薯片回应称:符合国家规定

近日,有媒体报道指出,乐事薯片含有食品添加剂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有医师提醒,长期过量摄入TBHQ会增加患癌风险。

放眼市场,目前乐事稳居中国薯片细分市场领头羊。根据欧睿国际提供的数据,乐事过去几年稳居中国薯片市场零售额排名首位。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45.9%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50.7%,稳健的增长态势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事件发酵后,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引发公众对薯片安全性的担忧。

面对质疑,乐事客服回应称,“乐事的产品符合国家规定”。

六、商界大佬断言:“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唯一的出路”!

3月29日,永辉超市2025年度全球供应商大会上,名创优品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永辉超市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叶国富表示,永辉超市将坚持走胖东来模式的品质零售路线,聚焦核心供应商、聚焦核心大单品、聚焦长期主义,推动永辉转型升级。“永辉超市必须要调改,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唯一的出路,不调改‘必死无疑’。”叶国富说。

会上,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现身分享。他表示,叶国富莽莽撞撞进了赛道,花钱买了个罪受,但既然进了这个赛道,那就干吧。于东来所言的“花钱买了个罪受”,指的是名创优品耗资超62亿元、持续了半年的收购永辉行动。据湖北日报,叶国富,1977年出生(48岁),湖北丹江口人。哎呀呀、名创优品创始人,名创优品首席执行官,赛曼控股集团董事长,天商创新院荣誉院长。叶国富、杨云云夫妇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财富值345亿元。

七、90 亿美元付完!SK 海力士正式完成对 Intel 闪存业务的收购

3 月 30 日消息,当地时间周四,随着最后一笔 19 亿美元款项的支付,SK 海力士正式完成对 Intel NAND 闪存业务的收购。

2020 年 10 月 20 日,SK 海力士与 Intel 在韩国共同宣布签署收购协议。2021 年,SK 海力士第一期支付近 70 亿,收购了 Intel 位于中国大连的 SSD 业务和 NAND 内存生产设施。

第二阶段在 2025 年 3 月份进行,SK 海力士将支付余款从 Intel 收购其余相关资产,包括 NAND 闪存晶圆的生产及设计相关的知识产权、研发人员以及大连工厂的员工。

来源:海闻财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