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分享:除了药物治疗,你还可以尝试这4种缓解血尿的方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31 04:51 3

摘要: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 陈香美。实用肾脏病学 [M]. 3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1] 王海燕。肾脏病学 [M]. 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陈香美。实用肾脏病学 [M]. 3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3]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valu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Am J Kidney Dis. 2002;39 (2 Suppl 1):S1 - S266.

血尿,从医学角度来讲,指的是尿液中红细胞增多。一般通过尿常规检查,若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 3 个,或者 1 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 10 万个,又或者 12 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 50 万个,就可判定为血尿。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

肉眼血尿是指肉眼能直接看到尿液呈红色或洗肉水样;镜下血尿则需借助显微镜才能发现尿液中的红细胞。血尿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它的成因复杂多样,可能源于泌尿系统本身的疾病,像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等,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累及泌尿系统,比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还可能因药物副作用、剧烈运动等引发。血尿不具备传染性,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血尿患者往往会陷入深深的困扰之中。看到尿液颜色异常,心里难免充满恐惧和担忧,不知道自己身体究竟出了什么大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会因为担心病情而焦虑不安,睡眠质量下降,工作效率也随之降低。严重的血尿甚至可能影响到正常的社交活动,使人产生自卑心理,不敢参与集体活动,生怕别人发现自己的异样。不过,也有许多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以及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调整后,成功缓解了血尿症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林女士便是其中之一。

林女士今年 38 岁,家住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她工作认真负责,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平日里,林女士的生活节奏较为规律,每天按时上下班,课余时间喜欢阅读书籍,偶尔也会和朋友们一起聚餐。但在 2023 年年初,林女士的身体开始出现一些让她不安的状况。

2023 年 3 月 5 日,林女士像往常一样上完厕所后,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尿液颜色有些发红,当时她心里 “咯噔” 一下,但又想着可能是自己最近上火了,或者是生理期刚结束的缘故,就没太放在心上。

可是到了 3 月 15 日,林女士再次发现尿液呈红色,而且这次颜色似乎比之前更深了,就像洗肉水一样。她心里有些害怕,跟同在一所学校任教的丈夫提起了这件事,丈夫也觉得不太对劲,劝她赶紧去医院看看。林女士还是有些犹豫,想着再观察几天。然而,到了 3 月 25 日,林女士在课间去厕所时,不仅尿液颜色依旧发红,还感觉到腰部有些隐隐作痛,这让她彻底慌了神。

第二天,林女士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了家附近的社区诊所。社区医生听了林女士的症状描述,又对她进行了简单的问诊,初步怀疑是泌尿系统感染,给她开了一些消炎药,让她先服用看看症状是否缓解。林女士吃了药后,尿液颜色并没有明显变浅,腰部疼痛也还是时不时出现。丈夫看着林女士的情况没有好转,心急如焚,坚决要带她去大医院做全面检查。

4 月 10 日,林女士和丈夫来到了福州市一家知名的三甲医院。医生详细询问了林女士的病史、症状特点、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等情况,随后安排她做了一系列检查。首先是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尿潜血 3+,红细胞计数高达 100 个 /μl(正常范围 0 - 3 个 /μl);接着进行了肾功能检查,血肌酐 80μmol/L(正常范围女性 44 - 97μmol/L),尿素氮 4.5mmol/L(正常范围 2.8 - 7.2mmol/L),肾功能基本正常;还做了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发现左肾有一个直径约 0.8 厘米的结石。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医生确诊林女士的血尿是由左肾结石引起的。医生向林女士和她丈夫解释,肾结石在肾脏内移动时,可能会损伤肾盂、肾盏黏膜,导致黏膜下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出现血尿症状。而且结石还可能引起尿路梗阻,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害。

林女士听到这个诊断结果,心里十分震惊。她首先担心的就是自己还能不能正常给学生上课,害怕因为身体原因耽误学生的学习。医生耐心解答,血尿的出现与多种因素有关,像林女士平时喝水较少,又经常久坐,这都增加了患肾结石的风险。鉴于她的职业,长时间站立授课可能会加重腰部不适,对病情恢复不利。

针对林女士的病情,医生提出了药物治疗结合生活方式调整的方案。药物方面,给她开了排石颗粒、坦索罗辛胶囊等药物,以促进结石排出,同时使用一些止血药物来缓解血尿症状。医生反复强调生活方式调整的重要性,建议她要大量饮水,每天至少摄入 2000 - 3000 毫升的水,这样可以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路的作用,有利于结石的排出;饮食要清淡,减少高钙、高草酸食物的摄入,像牛奶、豆制品、菠菜、巧克力等,还要避免饮酒;要适量增加运动,如跳绳、上下楼梯等,通过身体的震动,帮助结石移动排出。

林女士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努力调整生活方式。服药第一年,她感觉腰部疼痛的症状有所减轻,血尿的情况也不像之前那么频繁了。但在第一次复查时,泌尿系统超声显示结石还在,只是位置稍有移动,血尿指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未恢复正常。

到了 2024 年 10 月,也就是治疗一年半后,林女士再次复查。这次检查结果显示,结石已经排出体外,尿常规中红细胞计数下降到了 10 个 /μl,血尿情况明显好转。医生对她的恢复速度表示欣慰,同时严肃地指出林女士之前一直忽视的 4 种缓解血尿的重要方法。第一,千万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喝水过少。身体水分不足,尿液就会浓缩,各种代谢废物和矿物质容易在肾脏内结晶析出,形成结石,进而导致血尿。要是继续不注意补充水分,即便结石排出了,也很容易再次复发,血尿也会卷土重来,身体又得遭受折磨。第二,必须要改变长期久坐的习惯。

长时间坐着不动,身体的血液循环不畅,肾脏的代谢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结石的排出和血尿的缓解。别以为吃着药,血尿有点改善就可以继续久坐,不改正这个习惯,之前的治疗效果都会大打折扣。第三,一定要严格控制高钙、高草酸食物的摄入。过多的钙和草酸在体内结合,很容易形成草酸钙结石,这是导致血尿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是还不控制饮食,结石随时可能再次生成,之前的痛苦又得重新经历一遍。第四,要保持规律的运动。适当的运动不仅能促进结石排出,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对缓解血尿和预防疾病复发都有很大帮助。现在身体状况好转了,更要坚持每周进行几次跳绳、慢跑等运动,不然结石和血尿随时可能又找上门来。

医生强调,饮食多样化和均衡性对疾病的康复也起着关键作用。不同的食物为身体提供不同的营养,像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等,能为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提供必要的营养;全谷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能提供持久的能量,还对肾脏健康有益。

每餐都要合理搭配各类食物,保证营养全面。同时,要注意适量摄入,既不能吃得过多,增加身体负担,也不能节食,导致营养不良。只有结合这样丰富均衡的饮食结构,再配合规律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达到维持身体健康、预防血尿复发的效果。

整体而言,通过林女士的病例,详细介绍了由肾结石引起的血尿的发现、诊断、治疗过程以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最后分享了林女士成功缓解血尿过程中需要重视的 4 种方法,为读者提供了有关血尿的全面知识和实用建议。希望大家能从林女士的经历中吸取经验,重视自己的肾脏健康。

来源:小柏健康柏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