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全面提升基层普法工作质效,让“八五”普法走深走实,为法治潼关建设贡献力量,近日,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司法局深入调研村、社区、学校、商户的不同法治需求,量身定制详细且实用的普法“菜单”。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青少年成长等重点领域,涵盖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
为全面提升基层普法工作质效,让“八五”普法走深走实,为法治潼关建设贡献力量,近日,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司法局深入调研村、社区、学校、商户的不同法治需求,量身定制详细且实用的普法“菜单”。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青少年成长等重点领域,涵盖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开展了一场“春季普法正当时,法润金城全覆盖”沉浸式法治宣传活动。为精准普法筑牢了根基,实现全县五个乡镇普法全覆盖,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城乡的每一寸土地,为乡村振兴与青少年成长筑牢法治屏障。
乡村普法“接地气”,点亮法治灯塔
乡村广袤大地,渴望法治甘霖润泽。司法干警联合社区工作人员,穿梭于各个村落,向村民发放普法宣传手册,用乡音土语为村民们答疑解惑。普及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重点讲解了婚姻家庭、土地承包、邻里纠纷、老年人权益保护等法律知识。村民们在散步之余,顺手拿起资料学习。田间地头,司法干警结合实际案例,告知村民们如何维护自身权益,遇到纠纷时合法的解决途径。让村民们学会用法律捍卫自身权益,破除封建迷信、抵制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在法治明灯引领下,向着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稳步前行。
校园普法“润幼苗”,护航青春成长
校园是梦想启航的地方,也是普法的前沿阵地。普法工作人员走进辖区内各所小学,为学生们带来一堂堂别开生面的法治课。从预防校园欺凌到未成年人保护法,从交通安全知识到网络安全教育,丰富的内容贴合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实际。通过普法手册讲解、法治知识互动问答的形式,向学生们讲述未成年人保护法如何为成长保驾护航,激发了孩子们对法律知识的浓厚兴趣。学生们积极参与,真切感受到法律的庄重与威严。让法治的种子在青春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助力莘莘学子在法律明灯照耀下,向着光明未来大步迈进。
商户普法“优营商”,助力经济发展
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当下,商户作为经济发展的活跃细胞,面临着错综复杂的法律环境。趁着商户们营业间隙、顾客采购之时,普法工作人员逐户走访发放资料、讲解法条,针对他们关心的合同签订、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纠纷等商业法律问题,为商户们送上“法律锦囊”。为助力商户提升法律素养,增强依法经营意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让法治之光永照营商之路,助力商户行稳致远,为地区经济繁荣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宣传过程中,遇到农民工寻求帮助,咨询欠薪问题,工作人员积极送上法律手册,拿出相关法律法规条文,逐字逐句为他们解读,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以及包工头应承担的责任。同时,考虑到他们文化水平有限,特意将后续需要做的每一个步骤、需要联系的部门电话以及地址,都详细地告知,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告知他们如有任何疑问随时联系。提醒他们今后务工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签订正规劳动合同,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社区普法“聚民心”,筑牢和谐根基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普法落地见效的关键场所。在各个社区,定期开展法律讲座,专业聚焦居民关心的房屋产权、邻里纠纷、物业管理等热点问题,向工作人员发放普法宣传手册、普及法治知识,让社区工作人员变身“法律宣传员”,可以解答居民日常法律咨询。同时,为每个村培养一批“法律明白人”是乡村法治建设的关键一环。司法局联合司法所及社区通过举办专题座谈会,从基础法律知识到调解技巧,全方位提升他们的素养。进一步提升了“法律明白人”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真正成为群众身边找得到、用得上、信得过的“法律明白人”。一批熟悉法律知识、热心社区事务的居民脱颖而出,他们在邻里间调解矛盾、宣传法律,以星星之火,点燃社区法治燎原之势,让法治明灯驱散邻里纠纷的阴霾,营造和谐温馨的居住氛围。
截至春季普法专项活动结束,全县共开展各类普法活动11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0余人次,受教育群众和青少年达1万余人。通过此次活动,切实增强了广大群众和青少年的法治意识,为县域法治社会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后续潼关县司法局将持续深耕普法领域,创新普法形式,让法治之光普照城乡大地,护航社会发展一路前行。
来源:欢快可乐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