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突然向我国出手;“联俄抗中”战略彻底破产;赖清德害怕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1 01:27 2

摘要:一起来关注一下今天的三大消息。有消息称中美关税对抗之际,俄罗斯突然向我国出手,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联俄抗中破产了?特朗普翻脸,对普京下通牒,也逼迫我国做选择,赖清德害怕了。特朗普宣布将在4月2日推出“对等关税”政策,赖清德指示确保台岛利益与岛内经济金融的稳定。

一起来关注一下今天的三大消息。有消息称中美关税对抗之际,俄罗斯突然向我国出手,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联俄抗中破产了?特朗普翻脸,对普京下通牒,也逼迫我国做选择,赖清德害怕了。特朗普宣布将在4月2日推出“对等关税”政策,赖清德指示确保台岛利益与岛内经济金融的稳定。本期就重点关注这些内容!

据悉,日前俄罗斯工业贸易部对外发布消息,宣布将调整奢侈品税收政策,其中就包括售价超过一千万卢布的外国汽车。

俄罗斯突然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2025年3月底,俄罗斯工业贸易部一纸公文,把售价超1000万卢布(约80万人民币)的外国豪车关税直接翻三倍。

名单里比亚迪、红旗、理想等10个中国品牌赫然在列,而现实情况是:自俄乌冲突后西方车企跑路,中国车已占俄罗斯市场60%的份额。这种精准打击,相当于俄罗斯每收100卢布关税,就有60卢布是从中国车企口袋里掏的 。

俄罗斯这招看似自断臂膀,实则暗藏三重算计。第一是产业保护,俄本土拉达汽车被中国车打得溃不成军,政府急了眼。第二是财政吸血,俄乌冲突每天烧掉3亿美元军费,加税每年能多刮30亿人民币。

最阴的是第三重战略试探——在中美稀土博弈白热化时,俄罗斯同步向美国递出稀土合作的橄榄枝,摆明要当骑墙派 。这种左手卡中国汽车脖子,右手给美国递稀土矿的操作,活脱脱上演了现实版"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中国车企的反应却让俄罗斯算盘落空。加税消息一出,吉利立即启动哈萨克斯坦转口方案,长城加速推进白俄罗斯组装线。这些操作就像打地鼠游戏,俄罗斯刚举起关税大棒,中国车企早已在邻国建好避税通道。

更绝的是中国车企的定价策略,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45%关税都没拦住比亚迪赚钱,俄罗斯这三倍关税怕是连中国车的尾气都追不上 。倒是俄罗斯老百姓要遭殃,民调显示76%消费者反对加税,有莫斯科市民怒怼:"政府以为加的是中国人的税?最后全是我们买单!"

稀土领域的博弈更显魔幻。中国刚收紧稀土出口管制,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总裁就跳出来宣布:美俄正洽谈合作开发俄境内稀土矿。

要知道俄罗斯稀土储量虽全球第五,但精炼技术落后中国20年,这相当于小学生向大学生叫板造火箭。普京的算盘打得响——用稀土换美国放松制裁,但美国企业真会往西伯利亚冻土带砸钱?当年美国投资蒙古稀土矿的血泪教训还历历在目 。

中俄关系这次面临的压力测试,暴露出三个残酷真相。第一,国家利益面前没有永恒友谊。俄罗斯能为了经济喘息同时撩拨中美,中国自然也该坚持"做生意可以,割肉不行"的原则。第二,产业链优势才是硬道理。

中国稀土精炼产能占全球85%,俄罗斯就算把矿送给美国,最后还得求中国加工。第三,市场规律终将战胜行政命令。俄罗斯加税政策刚出,中国二手车出口报价就涨了15%,这记耳光比外交抗议响亮得多 。

中国的反制已经悄然展开。商务部正在研究将俄罗斯汽车零部件纳入技术出口管制清单,海关总署加强了对俄能源进口的品质检验——这些看似常规的操作,实则招招打在俄罗斯经济的七寸。

更绝的是民间资本的嗅觉,某浙江商人连夜取消在俄汽车配件厂投资计划,转而收购哈萨克斯坦土地建物流中心。市场用脚投票的速度,永远快过政府红头文件 。

这场博弈给发展中国家上了生动一课。当俄罗斯汽车工业沦落到靠关税续命时,越南、印度正抢着和中国签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历史反复证明:闭关锁国死路一条,开放合作才能做强产业。

俄罗斯若继续在"保护落后产能"的死胡同里打转,恐怕用不了三年,满大街跑的都是从哈萨克斯坦转口进来的中国车,而俄罗斯国库除了多收那点关税,将彻底失去汽车产业升级的机会 。

大国博弈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中国应对这场风波展现出的定力值得玩味——既没掀桌子断交,也没忍气吞声。而是左手继续按市场价买俄罗斯油气,右手支持车企开拓中东市场。

这种"你打你的关税战,我打我的组合拳"的策略,恰恰印证了那句老话:发展才是硬道理。当俄罗斯某天发现加税反而加速了中国车企的全球化布局,不知会不会悔青肠子 。

2025年3月30日,这位曾多次吹嘘"只有我能搞定普京"的美国总统,终于对俄罗斯翻脸了。导火索是普京在摩尔曼斯克提出的俄乌停火方案:要求联合国接管乌克兰,组建过渡政府,实质就是要推翻泽连斯基政权 。

这个方案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4小时内直接否决。特朗普随即暴怒,威胁对俄罗斯石油出口征收25%-50%的"二级关税",还放狠话"不听话就别想和美国做生意" 。这种撕破脸的架势,彻底暴露了特朗普"联俄抗中"战略的彻底失败。

事情要从特朗普二次上台说起。他一心想着复制尼克松"联华制苏"的成功,搞个"反向操作"——联合俄罗斯对付中国。为此,他削减对乌军援,多次向普京示好,甚至不惜得罪欧洲盟友 。但普京始终不接招,反而在博鳌论坛上公开强调"中俄友谊稳如磐石" 。这种打脸让特朗普恼羞成怒。

俄罗斯的底气来自实实在在的利益。2024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中国进口俄油1.08亿吨,占总量20%;天然气管道输送量更占中国进口的40% 。这些真金白银的交易,比特朗普的空头支票实在多了。普京看得很清楚:和中国翻脸等于自断生路,而美国承诺随时可能变卦 。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看似凶狠,实则漏洞百出。首先,中俄能源贸易早就未雨绸缪——80%通过陆路管道运输,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根本不怕美元制裁 。

其次,印度、土耳其等美国盟友也大量进口俄油,真要"一刀切"制裁,最先跳脚的会是这些"自己人" 。更讽刺的是,若国际油价因制裁飙升,美国通胀率可能突破5%,这等于搬石头砸自己脚 。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展现出战略定力。就在特朗普发飙的同一天,王毅外长访俄与普京会晤,双方明确将深化"背靠背"协作 。这种默契让美国的离间计彻底落空。俄罗斯学者说得直白:"与其相信四年换一届的美国总统,不如相信持续二十年的中俄合作" 。

特朗普的失败有其必然性。他误判了三点:第一,以为经济施压能让俄罗斯就范,却忘了俄乌战争已让俄罗斯形成"战时经济"韧性;第二,低估了中俄互信的深度,两国在军工、科技等关键领域的合作早已超越简单买卖关系;第三,高估了美国号召力,如今连印度都不愿配合制裁,更别说其他发展中国家了 。

这场闹剧暴露出美国霸权思维的致命缺陷。总想用"非敌即友"的冷战剧本套用21世纪的国际关系,结果处处碰壁。相比之下,中国坚持的"结伴不结盟"策略反而赢得更多空间——既能与俄罗斯保持战略协作,又不妨碍与欧盟发展经贸关系 。

现实给特朗普上了残酷一课:大国博弈不是真人秀,靠威胁恫吓解决不了问题。普京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既坚持联合国托管乌克兰的立场,又留出谈判余地;既强调中俄关系不受影响,又不彻底关闭美俄对话大门 。这种进退有度的操作,让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成了笑话。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的后续动作。眼看"联俄"不成,特朗普政府很可能转向更激进的对华遏制。已有迹象显示,美国正施压沙特增产石油,试图打击俄罗斯能源收入;同时酝酿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加征关税,双管齐下打击中俄经济 。但这种零和博弈只会加速世界去美元化进程——中俄本币结算比例已超80%,就是最好的反击 。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年尼克松联华制苏成功,是因为中美有共同战略利益。如今特朗普想复制这个套路,却忘了最关键的一点:中俄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矛盾,而美国对中俄的遏制政策反而促使两国越走越近 。这种战略短视,注定让"联俄抗中"成为国际关系史上的又一个失败案例。

这场博弈的结局已经清晰:美国的单边主义越来越力不从心,中俄的战略协作愈发稳固,多极化世界格局不可逆转。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或许能制造短期混乱,但改变不了大国力量对比的长期趋势。正如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所说:"当一个人同时与两个强者为敌时,通常不是聪明的策略。"

赖清德害怕了

特朗普宣布将在4月2日推出“对等关税”政策,赖清德指示确保台岛利益与岛内经济金融的稳定。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这记重拳不仅砸向全球主要经济体,更把赖清德当局的"亲美梦"打得粉碎。

这场关税风暴暴露出三个残酷现实:美国优先的本质是"美国唯一",台湾地区不过是随时可弃的棋子;赖清德"倚美谋独"的经济基础正在崩塌;而中国大陆的贸易反制工具箱早已准备就绪。

先看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实质。所谓"对等关税",就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根据各国对美国商品的征税水平,对进口商品实施同等税率。

但实际操作中,美国将增值税(VAT)也计入"不公平税负",这意味着欧盟、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面临平均17%的额外关税 。

更狠的是针对特定产业的精准打击:芯片25%关税直接冲击台积电,汽车关税飙升至27.5%(原2.5%)重创日系车企,连医药产品都未能幸免 。这种无差别攻击证明,在特朗普的贸易棋盘上,根本没有"盟友"概念,只有待宰的肥羊。

赖清德当局的反应堪称当代政治行为艺术。一方面紧急召开"经济安全会议",要求台积电等企业"配合政策";另一方面向美国追加1000亿新台币投资,幻想换取关税豁免 。

这种卑躬屈膝的举动,暴露出三个致命误判:首先,不懂美国政治逻辑——特朗普需要的是俄亥俄州汽车工人的选票,不是台湾地区的忠心;其次,忽视经济规律——台积电亚利桑那厂建设进度仅35%,5nm工艺良率不足60%,根本替代不了台湾本岛产能 ;

最后,低估大陆反制决心——大陆海关总署3月31日突然加强对台湾地区进口食品的检疫,这记"钝刀割肉"比直接制裁更折磨人 。

数据揭示更残酷的真相。2024年台湾地区对大陆(含香港)贸易顺差805.6亿美元,恰好等于其全球总顺差 。这意味着赖清德向美国献媚的军购资金,每一分钱都来自大陆让利。

更讽刺的是,台湾地区半导体设备进口的37%来自大陆,关键材料如硅晶圆、特种气体的陆资占比超40% 。当赖清德高喊"经济脱钩"时,岛内企业正疯狂通过第三地转口维持对陆贸易。这种精神分裂式的经济政策,结果就是台湾地区1-3月出口连续下滑,其中对美出口暴跌28%,而对大陆转口贸易却增长15% 。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与赖清德的"台独"迷梦正在形成死亡螺旋。美国要求台积电交出核心专利换取补贴,韩国现代汽车被迫投资210亿美元"赎身"的案例 ,预示台湾地区高科技产业将遭肢解。

而大陆中止ECFA早收清单的34项农产品关税优惠只是开始,接下来机械、电子零组件等134项产品关税回调已在议程 。更致命的是大陆稀土出口管制——台湾地区90%的镓、锗等半导体关键材料依赖大陆,这些物资正被列入"敏感技术清单" 。

这场博弈的结局早已注定。当特朗普把关税当作选举工具时,就注定会牺牲台湾地区这种"次级盟友";当赖清德把经济押注在政治投机上时,就注定要被当成提款机。

而大陆的反制之所以精准,正因为看透了两点:台湾地区的"经济独立"是伪命题,其产业链深度嵌套在大陆体系中;美国的"安全承诺"是空头支票,五角大楼2025年军售延迟交付率已达43% 。

历史将证明,背叛民族利益者终将被利益背叛,这是地缘政治的铁律!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来源:星火燎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