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期刊注重学术性、知识性与时效性,内容涵盖中华瑰宝、艺术纵横谈、画廊、鉴赏与收藏、艺术市场等多个栏目,展示中华艺术瑰宝风采。选题新奇且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的同时保持理论高度,深受业界和读者好评。《荣宝斋》被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包括知网、维普、国家图书馆馆藏、
《荣宝斋》期刊在艺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荣宝斋》是国家级期刊。它也被认定为部级期刊,由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管,荣宝斋有限公司主办。
该期刊注重学术性、知识性与时效性,内容涵盖中华瑰宝、艺术纵横谈、画廊、鉴赏与收藏、艺术市场等多个栏目,展示中华艺术瑰宝风采。选题新奇且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的同时保持理论高度,深受业界和读者好评。《荣宝斋》被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包括知网、维普、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
期刊还获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和“社科双效期刊”等荣誉。
其学术成果在艺术类期刊中具有一定地位,尤其在艺术理论、市场信息传播和收藏鉴赏领域。综上所述《荣宝斋》期刊在艺术领域的含金量较高,无论是期刊级别、学术价值还是数据库收录情况,都体现了其在学术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荣宝斋》期刊2025年( 155期)期刊推荐艺术家一屠新时, 是编辑部对其大量作品作了严格艺术审核与评定,然后推出的第一位旅美书法家。 本期刊网上公布的当天,3月27日,正值“旅美屠新时书法与国际传播展”在上海胡问遂艺术馆隆重开幕。荣宝斋期刊社委托星艺传承(北京)文化有限公司专程送上了鲜香大花篮,并由李霞常务经理在开幕仪式上致词祝贺。体现了荣宝斋编辑部对屠新时书法艺术和国际传播工作成就的高度肯定与赞赏。
展览现场
荣宝斋期刊祝贺展览成功
星艺传承(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祝贺展览成功
2025年荣宝斋期刊推荐艺术家——屠新时 封面 封底
屠新时,笔名图浩、傳流,1950年代生于中国苏州,祖籍浙江绍兴。1981-1987年任上海《青年一代》杂志记者副主编。书法师承上海著名书法家书学家胡问遂先生。1987年赴美留学1990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旅居美国后,1994年创办中文周报《中美邮报》,1995年创立落基山中华书法学会。1997年起受聘任纳罗帕大学和科罗拉多学院中国书法课程导师。2007年丹佛中华文化院创办人,合作成立美国(丹佛)孔子书法艺术院。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客座教授(2005)现为海外书法顾问,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2008), 美国汉字书法教育学会两任主席(2010-2014), 北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长(2024)。上海中国书法院海外副院长(2016),北京书法院研究员,苏州书画院顾问(1998),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七届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2016),中国国家画院海外书法研究所副所长(2018),中华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2022), 亚洲书画艺术协会副主席。
2010年屠新时获美国名人研究学会 (ABI) 颁发的「国际文化传播与教育终生成就奖」 。1999年《铁肩担道义》等2件书法作品由美国丹佛艺术博物馆正式收藏,并先后展出了8年和12年, 2016年3件大字作品再次有价收藏;其中草书《天问》在2021年全新布展的博物馆中国区内展出长达一年5个月。创造了在美华人艺术家作品展出数量和时间长度的新纪录。20多年来, 他在美国两个大学获得书法课程学分的大学生超过了700人次。还在美国普渡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校区、阿拉斯加州立大学、爱荷华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丹佛艺术博物馆等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三峡大学、中山大学等20多所大学名校作《中国书法之美和中西文明对话》中英语专题演讲, 为多元文化对话与书法艺术国际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
出版书著 : 中英双语《书法与中国大智慧》,1998年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墨韵易经》2004年6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英双语彩色出版;《生命流美-人体与书法艺术创作手记》2006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彩色出版。《汉字的智慧》英文版与法国学者合作出版。《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名师教学范本--屠新时书法作品集》2023年3月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中央电视台CCTV《中国书法五千年》8集文献纪录片,2012年2月播出第一集《墨润五洲》,屠新时成为首位书法导师出镜人。之后,CCTV国际台“华人故事”又播出专题片《屠新时-在美国教授中国书法》。在国内外各专业报刊上发表海外中文传媒、汉字书法教学与书法艺术的国际传播等论文30多篇。
来源:书画名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