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改不过来!”怎么办?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1 12:45 2

摘要:集体课上有这样一些同学,好像总比别人反应慢一些。在我们改正一些东西的时候,有几位小朋友总是改不过来。特别是弓法、指法、把位这样需要灵活调整的地方。这样的小朋友在集体课上总是很尴尬,但我特别能理解他们。和完全没练的人不一样,恰恰是因为他们练了,而且练得很认真,才

图片由AI生成

文 | 俞倩如

集体课上有这样一些同学,好像总比别人反应慢一些。在我们改正一些东西的时候,有几位小朋友总是改不过来。特别是弓法、指法、把位这样需要灵活调整的地方。这样的小朋友在集体课上总是很尴尬,但我特别能理解他们。和完全没练的人不一样,恰恰是因为他们练了,而且练得很认真,才不容易改过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样的小朋友缺乏灵活度的训练。

有些人,灵活度和反应能力天生就强一点;有些人天生肢体不太协调,平地走路都会绊倒摔跤。但是,灵活度和反应能力完全可以靠后天训练来提高。

首先在心理上,对于灵活度弱、不太协调的小朋友,家长和教师要避免严厉的呵斥和恐吓。这只能让孩子更紧张、更不协调。我们要给他们观察的机会,要让他们了解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样的动作。这个时候镜子和录像就是很好的朋友,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心里想的动作和手上作出的动作是否一致。口令一定要慢,先易后难,让孩子心理上有一个接受和准备的时间。

在身体上,要多协助孩子做一些伸展、放松、有助于柔韧性的辅助练习。身体的僵硬和头脑的僵硬往往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如果练习进入了瓶颈,与其对着孩子大吼大叫,不如请他们先放下乐器,做一些放松心情、转换气氛的小游戏。身体和内心的松弛,有助于孩子跟上大家的步伐。特别是在众人的注目下,身体变得僵硬是很正常的事情,本来能做好的事情可能也会打点折扣。如果身体是松弛的,演奏的成功率就会提高。

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多做一些灵活度的训练。比如一些弓法的转换、指法的替换等,让学生了解拉琴是一件很灵活的事情。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也要判断,到底是没弄懂演奏法,还是仅仅因为反应不够迅速。

平时练琴时,我们需要反复练习一些技术动作,让自己的身体建立一定的条件反射。但即便是建立了条件反射,演奏时也必须高度集中,具备灵活意识。因为音乐是流动的,舞台上也会发生一些特殊情况。这个时候如果人不够灵活,不懂变通,就很容易造成卡顿、呆住等灾难性的效果。

拉琴,是由人完成的,我们对于乐器要有完全的掌控感。这对于初学者是最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小提琴这种演奏姿势比较“别扭”的乐器。但正因如此,演奏小提琴的我们,才更需要重视身体和大脑的灵活度训练。特别是当下小提琴技巧发展已经到了较高水平,如果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能力,是很难驾驭这样一件灵巧、复杂的乐器的。

平时多注意灵活度的练习,不但可以令上课更加丰富有趣,也可以较好地锻炼孩子的手脑协调能力、专注力和思维习惯。解决了灵活度的问题,孩子演奏才能更加自如,早日跨越僵硬的初学阶段,进入身心放松的学琴和练琴状态。

- THE END -

直达音乐周报小程序电子刊

来源:音乐周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