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未来产业基金首次直投,为何选择“永远50年”的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1 16:46 2

摘要: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原名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由中国核电的控股股东中国核工业集团100%持股。2023年12月29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筹)举行揭牌仪式,同时,由中核集团牵头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宣布成立。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今天宣布拟战略投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该项目是上海未来产业基金首个直投项目,也是上海国投公司在未来能源领域的重大战略布局。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原名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由中国核电的控股股东中国核工业集团100%持股。2023年12月29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筹)举行揭牌仪式,同时,由中核集团牵头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宣布成立。

可控核聚变被誉为人类终极能源解决方案,也是上海正在打造的五大未来产业之一“未来能源”的典型代表。目前,该领域有两类研究方向:一类是惯性约束核聚变,另一类是磁约束核聚变。托卡马克是最先进的磁约束核聚变装置,外形如同一个甜甜圈。

Q>1,即输出的能量大于维持反应所需输入的能量,是论证可控核聚变科学可行性的第一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全球已有数台托卡马克装置接近这一目标。于是,更多人把目光投向Q≥10,目前,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与联邦聚变系统(CFS)公司作为全球两家代表性机构已经走在前面,前者是人类史上最大的科学合作项目,后者是一家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公司。

今年初,上海核聚变能源商业公司“能量奇点”自主研制的大孔径强场磁体“经天磁体”成功完成了首轮通流实验,产生了高达21.7特斯拉的磁场,创下大孔径高温超导D形磁体最高磁场纪录,反超美国。

可控核聚变流传着一个“永远50年”的传说——上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家就告诉公众可控核聚变还有50年即可商用,但之后的每次演讲都停留在“还有50年”。尽管近年来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性能提升速度比CPU芯片还要快,但乐观估计仍需10年才能实现聚变发电入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为何“出手”?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管理人、上海未来启点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凡杰表示,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的投资策略是为匹配颠覆式创新而生,具有逆周期、以人为核心、跨学科跨平台三大特点。据介绍,100亿元基金由财政全额出资,基金期限长达15年,还可根据情况申请延长3年。在基金管理上,由上海国投公司牵头组建国资控股的市场化基金管理平台,重点聚焦未来产业领域早期投资,协同各类资源,打造开放的投资验证孵化一体化平台。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也致力于打造全球化顶尖人才社区,以母基金为纽带把科学家、企业家、创业者、项目经理人和投资人的智力和能力在平台上贯通,构建一个汇聚不同领域的颠覆式创新人才网络。同时,基金还将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平台融合,与子基金、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孵化器等一起探索中国机构化创业的新模式。

来源:文汇AP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