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文 | 黄中医科普讲堂
编辑 | 黄中医科普讲堂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有没有被爸妈或者长辈“警告”过:“水啊,烧开一遍就行,千万别反复烧!多烧几次,水就‘变毒’了,喝了会致癌!”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像恐怖片里水壶冒气的BGM都响起来了?
但你先别慌,咱今天就来把这事掰开了揉碎了讲讲,看看到底是你家水壶藏着“毒气”,还是这事就是一场“厨房谣言”。
其实“千滚水致癌”这事儿,最早可不是科学家说的,而是流传在民间的“厨房传说”。你想啊,以前烧水靠煤炉、木柴,水壶一烧就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都在“咕嘟咕嘟”地滚。那时候的水质也没现在这么好,含有一些硝酸盐、亚硝酸盐啥的,多烧几次确实可能让杂质堆积。
于是老一辈人总结出了经验:“水别烧太久,烧多了对身体不好。”也不是瞎说,只不过他们说的是“经验之谈”,不是“科学定论”。
可问题是,现在咱家里烧水都靠电热壶,烧开顶多五分钟,水质也干净得多。你还真想把水烧成“毒液”,那得拿水壶当火锅锅底,反复炖它仨小时,才可能见着点“亚硝酸盐”的影子。
说到这位“主角”——亚硝酸盐,它确实是个危险分子。摄入过量,确实可能导致身体出现问题,甚至长期大量摄入跟癌症有点关系。但别急,咱得看“量”说话。
根据医学研究,正常饮用水中,亚硝酸盐含量非常低,低到你用放大镜都找不着。就算你把水来回烧个七八遍,它的含量也不会“蹦”到致癌级别。
科学家还专门测过,烧水壶连烧五次,亚硝酸盐顶多增加个零点零几毫克,连国家标准的零头都没摸到。你说你得喝多少升水,才能喝到“危险”?简单估算一下,大概得喝好几百吨,你是鲸鱼吗?
不过呢,虽然反复烧水不会“毒死你”,有些操作还是得注意点。比如水壶里堆了厚厚一层水垢,像年糕一样贴在壶底,那你可得赶紧给它洗洗。水垢里可能藏着金属杂质,久而久之也不是啥好事。而且水壶要是长期没洗,里面滋生细菌了,你再反复烧,烧不干净,喝下去肠胃可不答应。
还有一种情况也得提防:水烧开了放着不喝,放个两三天,再加热来喝。这时候的水,才是真的“千滚水”,因为已经变质了。
尤其是夏天,水里可能滋生微生物,再加热也不一定杀得干净,喝了之后可能会“闹肚子”。所以说到底,喝水这事儿,关键不是“烧几次”,而是看你怎么烧、怎么存、怎么喝。
最靠谱的做法是:水烧开一次就喝,喝不完就别留太久,更别反复加热几天后才喝。水壶记得常清洗,别让水垢当“常驻嘉宾”。你要真怕亚硝酸盐,那就把水烧开一次就喝掉,干净又安心。再说了,你家水壶又不是原子反应堆,反复烧个水也不至于变成“毒气发射器”。
顺带一提,关于喝水的“神奇传说”还真不少。比如什么“空腹喝水会稀释胃酸”、“冰水喝多了会冻坏肠胃”、“晚上喝水容易水肿”……这些说法,有的有点根据,有的纯属“吓唬宝宝”。
比如空腹喝水,其实对身体挺好,能“唤醒”肠胃,帮助排便;至于冰水,除非你本身肠胃就弱,不然喝点冰的也没啥问题。真正让你水肿的,不是水,而是你晚上那碗重口味火锅。
回到“反复烧水”这事儿,如果你还不放心,那就给你一颗定心丸: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健委都明确表示——饮用水反复烧开不会导致亚硝酸盐超标,更不会致癌。咱们讲科学,不传谣,也不恐慌。你只要用的是干净水源,水壶常洗,水烧一次就喝掉,那根本不用担心什么“千滚水致癌”。
所以啊,别再被那些“厨房神话”吓得战战兢兢,每次烧水都像在做实验。咱们要相信科学,别让伪科普“泡”了你的健康。最后总结一句话:水烧几次真没事,关键是别喝“放太久”的水,也别让水壶成了细菌的温床。
看完这篇文章,如果你恍然大悟,觉得“原来我被吓了这么多年”,那就赶紧转发给你爸妈看看。别让他们再一边烧水一边念叨:“这水,不能再烧啦!”咱们说好了,你负责科学喝水,我负责继续“唠嗑式科普”,下次见咯!
参考资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解读
世界卫生组织:《Guidelines for Drinking-water Quality》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亚硝酸盐的来源及其健康效应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来源:黄中医科普讲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