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仍有大量被困人员等待救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1 04:18 3

摘要:3月31日,缅甸地震发生后的第4天,在一个数百人的缅甸地震信息交流群里,仍有人不断发出救援相关信息。根据其内容可以判断,仍有很多人被困在废墟之下,等待生机。

和死神赛跑

3月30日,缅甸曼德勒市的天空公寓,一位地震幸存者获救。

“这边听到最少有7个人的微弱求救声!”

“天空公寓B栋楼梯间需要大量救援人员”

“长城酒店检测到生命体征”

……

3月31日,缅甸地震发生后的第4天,在一个数百人的缅甸地震信息交流群里,仍有人不断发出救援相关信息。根据其内容可以判断,仍有很多人被困在废墟之下,等待生机。

28日下午,缅甸发生7.9级地震。根据缅甸官方在30日下午的通报信息,这场地震已经造成约1700人死亡,3400人受伤,300人失踪。

黄金72小时的生死救援

中国官方和民间都对邻国缅甸的这场灾难给予深切同情和关注。截至3月31日,中国政府已派出中国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云南救援医疗队、香港特区救援队4支官方救援力量共计288人参与地震救援。此外,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国各地至少15支民间救援力量也已经到达缅甸,开展生命搜救和人道主义救援。

29日晚,岳麓蓝天救援队第一批次5名队员从长沙赶赴缅甸地震灾区曼德勒市,成为首支到达灾区的中国民间救援队。第二天早上,在曼德勒佛学礼堂,救援队通过生命探测仪发现1名幸存者,成功将他救了出来。

3月30日,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天空公寓开展救援行动。

公羊救援队则是在29日半夜到达曼德勒。他们连夜对市区的一幢坍塌楼房开展救援作业。经过4个小时的鏖战,终于在废墟里找到一名尚有生命体征的少年。但不幸的是,孩子在转运医院途中去世了。

30日凌晨5点,公羊救援队在一个废墟中通过技术手段确认了多个幸存者,3个小时后成功定位了3名幸存人员,但他们被埋压得太深了,救援非常困难。

到了下午1点多,公羊队员排除万难打通了物资输送通道,并与被埋人员进行了对话。但因为地震引发的火灾一直此起彼伏,浓烟太重,救援工作一度被迫暂停,等待消防人员完成灭火后,救援工作才得以恢复。直到31日晨6点半,经过艰难的营救,3名幸存人员终于获救。

也是在31日清晨,中国救援队联手中国公羊救援队,在曼德勒市的天空公寓救援点救出了一名在废墟中被埋压超过60小时的女童。之后,中国救援队再次搜救出一名29岁的女性——这也是中国救援队到达曼德勒市后,持续奋战13小时救出的第4名幸存者。

此次地震造成的破坏非常严重,加上当地天气炎热,给救援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这几天气温最高有40多度,余震频频发生,我们连续紧张地工作,部分救援队员体力出现透支的情况。”公羊救援队一位队员告诉《中国慈善家》。

此外,记者还从蓝天救援队了解到,30日晚10点多,经过数小时的努力,救援队成功救出了一位被困了55小时的孕妇。救援人员发现,这名孕妇全身被遇难者的遗体压住。他们分析,遇难者可能是孕妇的亲人,在地震来临的时候聚在一起,以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孕妇及其肚子里的孩子。

被困者仍在等待救援

在曼德勒市区的天空公寓,四座11层住宅楼中的三座已经坍塌。据媒体报道,该住宅区共有九百多户人家,目前救援队只救出了四十多人,仍有数百人被困在废墟底下。

曼德勒市是缅甸的玉石交易中心,有大量华人在此经营玉石生意。在灾区做统筹工作的志愿者王先生告诉《中国慈善家》,有不少华人居住在天空公寓。“我在那里看到不少中国救援队的人。今天(30日)还能和被困在下面的人对话,但救援难度很大。”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现场救援人员告诉《中国慈善家》,坍塌建筑的救援涉及到很多专业技术问题,并不是简单的拆挖就能把人救出来。“天空公寓的救援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但目前这类人员还远远不够。”

3月30日,缅甸曼德勒的天空公寓,一名医务人员正在帮助一名晕倒的救援人员。

在曼德勒经营玉石生意的华人刘先生是天空公寓的住客。他告诉《中国慈善家》,自己住的房子已经倒塌了,目前还有很多人被困废墟底下,生死未卜。

“这边通信很差,很多朋友都联系不上了。”刘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受灾群众都睡在广场上临时搭建的帐篷或床垫上,天气闷热,蚊虫肆虐,医院早已人满为患,普遍出现缺医少药的情况。“大家都担心爆发霍乱、登革热、疟疾等流行病。”

救援志愿者王先生告诉《中国慈善家》,曼德勒孔教学校北区教学楼也在地震中倒塌了,多名学生被埋。截至当地时间30日晚上,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现场视频显示,四层的教学楼坍塌成为一片废墟。

“这里的救援力量不足,同时也缺乏大型救援设备,加上建筑结构等因素,救援难度太大了。”王先生说。

后期防疫面临挑战

在地震发生之前,另一个重灾区实皆省因为饱受冲突和洪灾之祸,省内流离失所人群高达上百万人。在实皆省的难民安置营地里,公共卫生状况和供水情况都非常不乐观,北部山区结核病、疟疾和登革热等疾病流行。曼德勒省内的流离失所人数也达到了8.7万人。

地震无疑使上述问题雪上加霜。在实皆省,道路两旁的大部分建筑受损严重,电影院等建筑都几乎坍塌。据央视报道,地震造成实皆市区80%的建筑损毁。

“对于当地本来在战乱中已经不堪重负的社会供给条件来说,必须依靠外来援助回应紧急的饮水、食品、医疗和安置等需求。”根据卓明信援的研判,曼德勒省、实皆省遇难人数均可达到上千人规模,次生灾害因素不确定性较高。

当地多位志愿者向记者反映,缅甸地震灾区存在严重的石棉污染风险,尤其是在较旧的建筑区域。

石棉是纤维状硅酸盐矿物,因其具有超常的难燃抗热属性而被用于建筑。石棉是致癌物质,环境中的石棉数量(浓度)和存留时间达到一定程度会危害人体健康。

在灾区,一些较旧的建筑物可能含有石棉材料(例如绝缘层、管道包裹)。建筑坍塌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碎屑,这些颗粒中释放的石棉纤维可能会被人吸入,从而增加患石棉肺或间皮瘤的风险。

除此之外,后期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也面临较大挑战。霍乱、登革热和疟疾三种传染病大范围传播的风险较大,尤其是登革热,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当地高温季节,蚊虫活跃,会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目前,缅甸政府已经宣布向所有国家开放援助通道,并呼吁各界人士提供援助,包括以资金捐助、实物捐赠或其他人道主义援助的形式支持灾区救援工作。

政府还发布了应急物资清单,其中包括帐篷/卫生包、卫生工具包/清洁用品套装、炊具套装/防水布(塑料布)、毛毯、即食食品、睡袋、药品、净水设备、蚊帐、便携式太阳能灯等10类。

“我们正在和死神赛跑,能多救一个是一个,能多帮一个帮一个。”曼德勒市云南会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慈善家》。地震发生后,云南会馆成立了医疗组、募捐组等,并募集购买了帐篷、饮食等物资,为当地受灾的群众提供帮助。不少当地华人也当起了志愿者,参与到救援行动之中。

作者:温如军

图片来源:IC、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张旭

来源:国际交融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