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潼杨研会举办三·三一祭缅活动,创“研究+教育+实践”传承模式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1 17:42 3

摘要:2025年3 月 30 日,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组织全体会员、电力高专部分学生和重庆母城文化保护与传播创始人龚长生自发组织的社会各界人士 100 余人到杨闇公陵园举行祭缅活动。蒋开俊摄

渝潼杨研会举办三·三一祭缅活动,构建“研究+教育+实践”传承模式

杨闇公烈士塑像 蔡律摄

杨闇公烈士陵园 蔡律摄

2025年3 月 30 日,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组织全体会员、电力高专部分学生和重庆母城文化保护与传播创始人龚长生自发组织的社会各界人士 100 余人到杨闇公陵园举行祭缅活动。蒋开俊摄

2025年3月30日,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组织全体会员、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师生代表、重庆母城文化保护与传播、推广创始人龚长生自发组织的社会各界人士 100 余人到杨闇公陵园举行祭缅活动,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每年定期举办“三·三一”祭缅活动,2025年经过精心策划,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师生表演四幕话剧《杨闇公》,催人泪下的场景,师生声情并茂的表演感染了参加杨闇公烈士祭奠仪式的各界同志们,研究会会员统一着装,全体人员列队肃立、默哀、鞠躬,绕墓茔一圈,献花,祭奠仪式结束,全体人员游览了马掌铁公园,聆听了陵园解说人员讲解烈士事迹,领取新出版会刊《马掌铁》。

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隆重举行纪念重庆三·三一惨案暨祭扫杨闇公烈士陵园活动。刘安祥摄

原潼南区政协副主席刘发科总结发言时指出,3月30日,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隆重举行纪念重庆三·三一惨案暨祭扫杨闇公烈士陵园活动,内容丰富且意义深远,传承和弘扬杨闇公精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新时代,我们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杨闇公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革命先辈的遗志。希望研究会的各位成员,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开展杨闇公精神的研究和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汲取奋进的力量。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表演的血与火的诗朗诵组歌《杨闇公》 刘安祥摄

杨闇公,名尚述、字闇公,杨闇生于潼南县双江镇。15岁时便远走他乡,求报国之策。1916年,杨闇公因策动江阴水师反袁,在南京遭追捕。1917年后,他赴日求学,进入日本士官学校深造,又因响应五四运动而入狱。1920年,杨闇公自日返回四川,投身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重庆地委执行委员会书记兼军委书记,与吴玉章、肖楚女、童庸生、朱德、刘伯承等合作,发动泸顺起义,有力的策应北伐战争,为反帝反军阀斗争,推动国民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2009年杨闇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四川党团组织主要创建人和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重庆革命领袖,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将武装斗争付诸实践并为之献出生命的革命家之一。

朱德题写墓碑铭的杨闇公同志之墓 刘安祥摄

邓小平题词:杨闇公烈士永垂不朽。蔡律摄

1927年4月6日,重庆佛图关,寒风呜咽,山河含悲。面对敌人的屠刀,杨闇公烈士宁死不屈,高呼“头可断,志不可夺!”他被割舌剜目,断臂枪决,却依然挺直脊梁,用生命诠释了“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的铮铮誓言!杨闇公烈士面对毫无人性的刽子手,他义无反顾、大义凛然,割舌剜目断腕,身中三枪,壮烈就义,浮图关留下不朽的丰碑。杨闇公用自己的矢志奋斗,践行了经得起“磨”、甘愿受“磨”、“磨”灭方休的马掌铁精神。“马掌铁精神”是一种奉献的精神,是一种英勇的精神,是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会员抬着花篮经过杨闇公烈士陵园陵道,步入杨闇公烈士陵园。刘安祥摄

在庄严且肃穆的杨闇公烈士陵园陵道,会员抬着花篮,徐徐步入杨闇公烈士陵园。陵道长 75 米,宽 6 米,弯曲的陵道象征着杨公艰难、曲折的革命生涯,两旁共栽种的331株塔柏挺拔而立,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圣地,也默默缅怀着1927年那场惊心动魄的“三·三一”大惨案。

唐兴中会长给受到表彰的部分优秀会员颁发优秀会员证书蒋开俊摄

唐兴中会长给新聘任的副会长颁发证书。蒋开俊摄

杨闇公烈士陵园瞻仰广场杨闇公塑像前,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领导颁发了新会员证、新提任人员聘书和突出贡献奖、优秀会员奖荣誉证书。廖腾作为会员代表发表了感言。通过缅怀和祭奠英烈,聆听英雄事迹,激励后人传承遗志,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汲取力量是很有必要的。希望青少年们能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珍惜美好时光,勤奋学习,强健体魄,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传承中扛起肩头的责任,把繁荣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添彩。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师生在浮雕墙合影 蒋开俊摄

重庆电力高专师生表演四幕话剧《杨闇公》,深情演绎烈士短暂而辉煌、壮烈的一生,话剧《杨闇公》共分《开场:希望的火种》、《第一幕:东渡求学,觉醒的开端》、《第二幕:归国建党,理想的践行》、《第三幕:残酷现实,坚定的抗争》、《第四幕:精神不朽,希望的延续》,催人泪下的场景,师生声情并茂的表演感染了参加杨闇公烈士祭奠仪式的各界同志们和朋友们,增强了本次活动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让每一位观众都能深切感受到杨闇公那崇高的精神风貌,昭示着杨闇公烈士的精神将永远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

重庆启诚巴蜀学校年 12 岁的杨昭颖诵读《杨闇公烈士祭文》 刘安祥摄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稚嫩而坚定的童声响起,重庆启诚巴蜀学校年 12 岁的杨昭颖以稚嫩而低沉的声音诵读《杨闇公烈士祭文》,颂扬闇公烈士义胆照春秋,缅怀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愿烈士英灵安息,丰功伟绩永铭于心,崇高精神永世传承!吾辈定继往开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拼搏,使烈士精神薪火相传!

原潼南区政协常务副主席刘发科作了重要讲话。刘安祥摄

原潼南区政协常务副主席刘发科高度评价纪念重庆三·三一惨案暨祭扫杨闇公烈士陵园活动,内容丰富且意义深远,他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让我们铭记三·三一惨案的惨痛教训,传承杨闇公烈士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衷心感谢参加会议的社会各界代表的大力支持与辛勤的付出。

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会员抬着花篮,步入杨闇公烈士陵园瞻仰广场刘安祥摄

全体人员列队肃立、默哀、鞠躬, 献小白花,绕墓茔一圈,表达对杨闇公的崇高敬意和深深哀思。蒋开俊摄

鲜花祭英烈,哀思悼忠魂。祭奠仪式上,大家身着统一的新会服,佩戴小白花向杨闇公墓茔敬献花篮,会长唐兴中、书记杜志强、名誉会长杨云友、副会长杨福昌上前整理挽联。全体人员向杨闇公烈士三鞠躬,表达对烈士的深切缅怀之情。在这特殊的时刻,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及社会各界群众代表用一束束鲜花,缅怀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烈士。

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全体会员在杨闇公烈士陵园瞻仰广场举行缅怀活动蒋开俊摄

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肩负起了弘扬杨闇公不朽革命精神的神圣使命,深耕于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之中,将革命精神的种子深深播撒在每一寸土地上,为潼南家乡的经济建设默默耕耘,贡献力量。每一次祭缅、每一次考察、每一次研学,都是对革命精神的一次深刻领悟,都是对红色记忆的一次深刻追寻,都是对红色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以其独特的魅力与不懈的努力,通过系列活动与基地建设,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已成为潼南区红色教育的关键载体,构建起“研究+教育+实践”三位一体的红色文化传播模式。

缅怀闇公烈士 传承红色精神,这是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宗旨。蒋开俊摄

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始建于1997年,致力于弘扬杨闇公革命精神,专注于革命先烈之研究,服务家乡经济建设。每年都会定期举办“三·三一”祭缅活动,组织党员、群众以及学生前往杨闇公烈士陵园开展诸如默哀、献花、献诗、话剧等仪式,并讲解烈士事迹,出版会刊《马掌铁》,深入机关、学校、农村宣讲烈士事迹,将革命精神风范融入研学实践。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组织会员前往二府衙、浮图关,五朵云三姊妹农场实践基地考察、研学。通过系列活动与基地建设,研究会通过持续挖掘杨闇公精神内涵,将其与党的“研学”活动结合,强化红色教育阵地功能,成为潼南区传承革命文化、凝聚爱国情怀的重要平台。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已成为潼南区红色教育的关键载体,构建起“研究+教育+实践”三位一体的红色文化传播模式。

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领导杜志强、杨莙、杜甫强颁发捐助突出奉献奖。刘安祥摄

附: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公告

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常务工作组充分讨论,反复核查,全员通过。从2025年 2 月 22 日至 3 月 8日,在理事会、会员等群,全员公示,公示结果是全员通过。又经研究会领导到相关组织、政法部门进行组织请示、政审,全员合格。3月14日,又慎重地经过工作组扩大会议集体审核全员通过。现予以公告。

一、颁发新会员:杨思明、秦三强、杨春蕾、杨维均、陈彬科、徐雪梅、周建、曾忠全、杨金贵、周小艳、简春红、陈绪文、白正伟、杨帮铸。

二、颁发提任人员

1、理事:杜佳玥。

2、监事:曾忠全。

3、会长助理:杜甫强。

4、副会长:蔡律、杨思明、秦三强、杨春蕾、杨维均、陈彬科、高正勇。

三、颁发奖励证书

1、组织工作特别贡献奖: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刘发科、杨忠明。

2、颁发捐助突出奉献奖:杨春贵、杨思明、秦三强、杨春蕾、杨维均、陈彬科、简春红、陈绪文、白正伟、杨帮铸、徐雪梅、周建、高正勇、杨金贵。

四、颁发优秀会员证书

杨中林、刘发科、杜志强、杨莙、杜甫强。

杨红、杨忠明、杨福昌、蔡律、王大林。

彭建华、杨云友、杨春贵、刘安祥、杨合江。

曾忠全、唐红梅、廖腾、杨红、杨安建。

邓凤兰、蒋开俊、杜佳玥、杨宣国、唐兴中。

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

2025 年 3 月 30日

撰文 蔡律 2025年4月1日

来源:蔡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