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科技”!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举行“非遗进校园”活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1 20:24 2

摘要:3月31日,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非遗进校园—非遗文化传承与科技赋能”活动启动仪式暨“非遗+科技”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学校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推动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探索高校非遗传承创新模式。章丘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晴,章丘大学园区管

3月31日,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非遗进校园—非遗文化传承与科技赋能”活动启动仪式暨“非遗+科技”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学校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推动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探索高校非遗传承创新模式。章丘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晴,章丘大学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高震,章丘区文化馆馆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周玉键,章丘梆子剧团团长于亮兴,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梅松,党委委员、副校长韩业文,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元,学生工作处处长徐锡林,团委书记王玉珠,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牛翔、党总支书记薄金龙以及学校相关职能处室负责同志、学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章丘区文化馆副馆长、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张丽萍主持。

章丘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晴

张晴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创新探索,指出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非遗传承人才断层等现实挑战,需要更多像"非遗+科技"这样的创新实践基地。基地不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颗种子,将培育出兼具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希望同学们将所学专业知识与非遗保护相结合,发挥年轻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共同书写非遗传承与科技赋能新篇章。

章丘大学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高震

高震致辞,强调章丘作为千年古县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高校应当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建立"政府搭台、高校赋能"的协同机制,让章丘的"文化DNA"深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二是以"双向赋能"为路径,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希望同学们带着科技工具走进非遗工坊,带着调研成果走向社会实践,让年轻智慧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活力;三是以"育人铸魂"为目标,培育文化自信自强的青春力量。非遗传承的关键在人,核心在青年,希望青年学子让章丘各类非遗文化焕发新生。

章丘梆子剧团团长于亮兴

于亮兴详细介绍了章丘梆子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分享了剧团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他认为“非遗 + 科技”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成立,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举措。他表示,大学生们思维活跃、充满激情,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的参与为非遗传承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活力。同时,对与学校人工智能学院的合作充满期待,希望通过科技手段,对章丘梆子进行数字化保护、创新性传播,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非遗传承。

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梅松

李梅松致欢迎辞,向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表示欢迎,指出文化传承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高校不仅是知识创新的高地,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非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高校在非遗传承中肩负重要使命。此次活动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结合学校人工智能学科优势,搭建“非遗+科技”创新实践平台,是学校落实文化传承创新任务的重要举措,对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将积极探索非遗与科技的融合之路,借助工科院校的科技优势,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非遗+科技"创新实践队学生代表张贝

张贝表示,非遗文化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智慧密码,而科技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当二者在校园相遇,青年一代正成为这场文明对话的见证者与推动者。她还分享了团队运用AI技术建立"梆子戏曲智能曲库"的实践经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其中。作为新时代青年,她将立志成为跨界融合的"践行者”,让志愿服务传递人文温度,让创新实践成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桥梁。

章丘区文化馆副馆长 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张丽萍主持仪式

揭牌仪式

张晴、高震、于亮兴、李梅松共同为“非遗+科技”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在非遗与科技融合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聘任仪式

周玉键为“非遗+科技”师生宣讲员代表颁发聘书,鼓励他们积极传播非遗文化,提升非遗在校园和社会的影响力。受聘师生表示,将认真履行职责,学习非遗知识,传播非遗文化,融合人工智能学科力量,为非遗传承贡献力量。

授旗仪式

韩业文向校团委授"非遗+科技"大学生创新实践队队旗,校团委书记王玉珠代表接旗。"一面旗帜,一份责任。"这面旗帜象征着学校对非遗传承工作的郑重承诺,也标志着青年学子将在非遗保护与创新的道路上勇担使命、奋勇前行。

非遗展演互动

章丘梆子剧团优秀演员梁芬带来《大登殿》选段,于亮兴现场演绎《龙凤呈祥》选段,精湛的技艺和激昂的唱腔,引发现场师生掌声不断,展现了章丘梆子独特的艺术魅力。

表演过程中还设置了传承互动环节,于亮兴现场教学,学生们积极参与。同学们穿上“文物级”服饰,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韵味,还尝试学习章丘梆子唱腔和人物动作,现场气氛热烈。于亮兴还向大家分享了他拜师学艺的过程与创立剧团的历程,并向学校赠送自己整编30年资料所创作的书籍。

此次活动是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在非遗传承与科技融合方面的一次重要探索。学校将依托“非遗+科技”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开展更多非遗传承创新活动,推动非遗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齐鲁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