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某日午后的阳光里,华为突然被挂上校园贴吧头条:"惊!某H姓学霸向全班收取作业观摩费!"。原来这位常年霸榜的理工男,突然向借他笔记的同学们递出二维码:"亲,每本笔记收五毛知识服务费哦~"
某日午后的阳光里,华为突然被挂上校园贴吧头条:"惊!某H姓学霸向全班收取作业观摩费!"。原来这位常年霸榜的理工男,突然向借他笔记的同学们递出二维码:"亲,每本笔记收五毛知识服务费哦~"
全班瞬间炸锅。有人痛心疾首:"说好的中华有为呢?"有人捶胸顿足:"原来你研发5G是为了当班霸!"后排的小米同学弱弱举手:"其实人家每次都偷偷塞给我巧克力当专利费..."话音未落就被起哄声淹没,毕竟比起外班苹果哥每年收的五十块"作业保护费",自家学霸收的五毛钱简直罪大恶极。
二十年前的"国际双标奥林匹克"
时光倒流到世纪初的教室后门,诺基亚、高通等国际班霸正挨个收保护费。每当国产手机小分队经过,总会被拽住衣领:"交钱!你作业本上这道题用了我的解题思路!"
被抢走早餐钱的山寨机们蹲在墙角啃馒头,望着走廊里数钱的班霸们满眼羡慕:"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话音未落就被班长的粉笔头砸中:"想什么呢!人家这叫知识产权!"
二十年后,当国产手机小分队终于练出八块腹肌,把当年收保护费的国际班霸按在墙角时,围观群众突然切换裁判模式:"收钱可以,但姿势要优雅!态度要谦卑!毕竟你们流着同样的东方血统!"
魔幻现实主义专利剧场
某日科技法庭上演荒诞剧:原告席的华为搬出十卡车研发发票,被告席的手机新贵们高举"同胞免单"横幅。法官敲着法槌问:"为何当年被收专利费时你们高呼国际规则,现在收同胞费用就改唱血浓于水?"
旁听席飘来网友弹幕:
“建议华为专利费改用月饼券支付,凸显民族温情!”
“都是自家人,谈钱多伤感情,不如让余承东直播跳《爱你》抵债!”
“强烈要求把5G专利刻成光盘,按《本草纲目》申遗!”
任正非在证人席推了推老花镜:"当年我们交30亿专利费时,可没人给我发'最惨跨国慈善家'锦旗。"
双标检测仪突然集体宕机
某实验室最新发现,当"专利费"三个字前面出现"国产"时,99%的键盘会突然分泌道德绑架激素:左手敲出"支持国货当自强",右手打出"自己人也坑"。而当主语换成苹果高通,键盘立即切换理性模式:"要尊重知识产权"。
更吊诡的是,某厂商边骂华为边连夜注册"手机呼吸灯"专利,被扒出后辩解:"我这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网友锐评:"您这是用夷的尺子量华的布,量完还要嫌布太费尺子。"
知识付费时代的魔幻经济学
当代商业社会三大未解之谜:
1. 为什么研发投入1400亿的企业谈钱就是铜臭味,而烧钱500亿搞补贴的就是民族良心?
2. 为什么外企收专利费叫"国际接轨",中企收费就是"窝里横"?
3. 为什么总有人觉得科技研发应该像蒲公英,风一吹就免费飘满人间?
某经济学家试图用"老乡见老乡,背后开一枪"解释这种现象,结果被归为"破坏团结"学派。倒是菜市场王阿姨看得通透:"要是卖豆腐的不能收邻居钱,科技园早改名叫慈善总会了!"
请给创新留个收款码
当夕阳洒在深圳研发大楼的专利墙上,那些密密麻麻的证书突然开口说话:"我们可以是打破封锁的利剑,但不能是免费赠送的挂历。"玻璃幕墙映出魔幻现实:有人举着"为情怀发电"的灯牌,却偷偷给手机装满了破解版APP。
或许该给任正非颁发"最佳跨界教育家"奖——他用二十年教会市场一个道理:真正的尊重,是允许强者合理收费,就像允许学霸收取五毛钱笔记费。毕竟,当全班都骂学霸不该收钱时,下次考试可能连抄作业的对象都没了。
来源:三界A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