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强调,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做到合法权益依法平等保护、违法犯罪一律依法惩治,做实解纷争、促合作、利发展,促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牢固树立“一个案件就是一个营商环境”和依法平等保护理念,着力打造
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强调,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做到合法权益依法平等保护、违法犯罪一律依法惩治,做实解纷争、促合作、利发展,促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牢固树立“一个案件就是一个营商环境”和依法平等保护理念,着力打造“淬芸·雨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品牌,以特色法庭优办理、以三大行动强管理、以“三会两进”模式促治理,全力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助力广元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特色法庭
让提速与增效“相得益彰”
“感谢法官的公正判决与善意调解,通过分期履行,让我们从债务中缓过来了,现在公司运营状况良好!”某钙业公司负责人吴某感慨满满。
事情要从几年前说起,2020年至2022年,原告某电器有限公司与被告某钙业公司商定由原告为被告维修电路、电机等,但未签订书面维修合同。此后原告履行了维修义务,但是几十万元的修理费被告一直未结算。原告多次催要无果后向青川县人民法院竹园人民法庭提起诉讼,并在法庭引导下申请诉前保全,冻结了被告银行账户存款。
双方对金额争议较大,在庭前调解及庭审中均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竹园法庭遂开庭审理作出判决:被告支付原告维修费31万元。
判决不是办案的终点,事了才是司法的追求。结案后,承办法官邹宇寰继续跟进案件,从合作共赢、失信后果等角度对被告开展判后答疑和督促履行工作。因被告的确存在资金周转困难,为了既支持被告的正常生产经营,又保证原告权益,竹园法庭遂推动双方达成分期履行协议,将被告企业纳入“执行督促清单”,并在被告按期支付部分款项后解除了保全措施。
邹宇寰表示:“作为园区法庭,我们的目标是‘让企业安心经营,让纠纷不出园区’。”竹园法庭积极推进“立审执”一体化工作,坚持“五主动五不能”工作法,做实企业“全生命周期”司法服务,助推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元作为欠发达地区,一直把优化营商环境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广元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肖红说,“为全面助力广元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我们着力提升司法能力,坚决守牢案件质量的底线,不断擦亮‘淬芸·雨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品牌,努力实现司法润泽营商沃土。”
为此,广元法院在“三型五化”思路下,抓实园区法庭、金融法庭、涉农巡回法庭、旅游巡回法庭等特色法庭建设,建强专业审判团队,优化涉企案件办理模式,增强综合配套保障,让涉企案件办理持续提速增效,让各类中小微企业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与速度。
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法院嘉陵人民法庭是广元市首家金融法庭。该庭集立案、送达、保全、审理、执行等功能于一体,自成立以来,年均受理金融类案件约1600件,占全市同类型案件的41.1%。该庭还积极探索建设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发布金融纠纷审判白皮书,针对银行贷款业务审查不严等问题向金融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3份,推动金融纠纷源头化解。
针对广元作为特色农产品之乡、坐拥上亿级农业产业集群的地域特点,苍溪“红心法庭”、旺苍“茶尖尖法庭”、青川“百花蜜法庭”等涉农巡回法庭,通过到产业园、合作社等开展调解、巡回审理、案后回访等工作,不断深化地理标志产品司法保护,为特色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2024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各类涉企案件10648件。其中,线上化解纠纷4923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2552件,平均审限缩短至18.1天,涉金融、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纠纷上诉率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
三大行动
让减负与松绑“一脉相承”
“如何部署落实‘执破融合’工作,突破‘0’的困境”“针对资产处置不及时,有什么改进措施”“怎样安排确保涉金融案件专项执行取得实效”……
在“蜀道亮剑”执行工作“院长大比武”现场,来自社会各界的评委向7位县区法院院长提出了一个个“辣味”十足、直击短板的问题。
回应这些问题的,是两级法院执行干警司法为民的情怀、迎难而上的勇气与务实管用的举措。
苍溪县人民法院要求每位执行法官每年至少选取一件破产案件担任审判长,让更多“僵尸企业”通过执行拍卖、“立转破”、“执转破”等程序有序退出市场。
青川法院通过审理时督促兑现、判决后督促兑现和申请执行时督促兑现,减少涉企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减轻企业诉讼负担,还探索推行企业融资信誉授予机制,切实为涉案企业“松绑”。
广元中院坚持“善意、文明、审慎”执行理念,通过暂缓失信信息公开,适当设置执行宽限期,按比例灵活查封财产,慎用罚款、拘留强制措施等方式,保障诚信企业在积极偿还债务的同时能够良好运转、正常经营。修订《财产保全实施办法》规范工作方法流程,推动应保尽保,有效防止财产转移和隐匿,实现以保促送、以保促调、以保促执。此外,该院还以“执行110”快速响应当事人的线索举报,全力以赴惩“失信”树“诚信”,以“营商”促“赢商”。2024年以来,该院对58家企业实施“放水养鱼”灵活查封,执行拖欠中小微企业债务案件5547件,为民营企业清收债权1.68亿元。
“执行是维护市场秩序、弘扬诚信风尚、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后一道防线。”广元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向军说,“我们将以深化改革增强执行工作活力,抓实涉企案件执行攻坚行动,既保障守信者不吃亏,也决不让失信者‘占便宜’。”
广元中院部署涉企案件执行攻坚、破产案件办理提速和内部管理优化三大行动,在强制措施适用上把握“适度”,在办案进程中严防“久拖”,在内部管理上追求“最优”。
四川某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曾系广元市新能源材料开发制造龙头企业。因经营不善,公司于2020年4月全面停产。在依法申请进入破产程序后,剑阁县人民法院通过10次网络拍卖程序,将破产企业整体资产拍卖成功,并指导管理人就债权清偿比例及分配方案等内容与债权人开展协商工作,最终依法剥离部分债权。在多方努力下,公司实现了破产费用和职工债权100%兑付、社保税款全额清偿,普通债权受偿率上升了12.28%。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破产案件办理提速行动中,广元法院以“头拱地”的决心奔着问题去、迎着难处攻,优化“法院﹢协会﹢平台”破产管理模式,通过“领导包案”、专班督导等方式啃下了包括某新材料公司在内的多个“硬骨头”,共审结破产案件36件。
内部管理优化专项行动则包括审判质效“靶向提升”行动、司法作风“清风行动”和“背靠背”满意度检测反馈问题整改行动。建立涉企案件“红黄灯”预警机制,开展“涉企案件专项评查”,加大重大涉企案件“四类案件”监管和院庭长阅核力度;依托“淬芸·讲堂”,全面检视工作短板,规范和统一裁判尺度;建立“法官——企业”交往负面清单,规范司法行为,改善工作作风,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零容忍”。
“三会两进”
让问需与问效“相时而动”
“希望法院进一步加强对工商联和商协会调解力量的指导,强化诉调对接机制效能”“胜诉之后,企业最关心的就是执行,希望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希望法院继续拓宽司法公开渠道,助力诚信社会建设”“希望法院继续通过典型案例宣讲、庭审观摩等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帮助企业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纠纷化解能力”……
在2024年12月11日的企业家代表座谈会上,广元中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与建筑房地产、汽车销售物流、五金机电等行业以及投资建设、金融服务等行业和公司代表“面对面”交流,倾听企业家意见建议,零距离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所需所盼。
企有所呼,我有所应。座谈会召开后,广元中院举行首届特约监督员聘任仪式,拓宽民情民意收集渠道;召开“背靠背”满意度检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让“问题清单”变“实事清单”;发布《2024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部署“暖企助企”主题宣讲活动……企业家代表反映的问题逐一得到解决,提出的“金点子”则成了法院提质增效的“金钥匙”。
“能立即解决的问题,我们会在现场答复解决;会上解决不了的,明确责任部门并给出解决方式、承诺限期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则通过释法明理争取企业的理解支持。”广元中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杨红梅说,“经营主体满意度是营商环境好坏的直接反映,因此我们既问需求,‘面对面’收集企业的困难与诉求,还要向企业、群众问效果,让解难题见到实效,让司法服务形成闭环,让企业满意度不断提升。”
此外,广元法院还常态化开展“两进”活动,即法官进企业送法和企业进法庭学法,通过上门“问诊”、庭审观摩、法治“体检”等方式帮助企业增强法律意识,排查防范苗头性风险,让企业发展更有底气。2024年以来,广元法院共邀请120余家企业走进法院,法官走访企业、商会287家,征求到意见建议56条,解决问题45个。
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总商会副会长、四川永隆集团董事长桂勇说:“我深刻感受到了两级法院在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方面的决心与担当。”
除了推动实现法企“双向奔赴”的座谈会与“两进活动”,广元法院建立的“三会两进”法护营商工作体系中还包括府院联席会和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旨在进一步强化司法协同,优化司法供给,在司法与行政同向发力方面不断深耕。
全市法院还围绕信贷管理、项目招投标建设、劳务报酬等方面向行业主管部门发送司法建议10条,并联合多方力量,确保建议落地,助力被建议单位完善规章制度。
“春风化雨,滋润营商沃土。”四川省党代表、广元中院首届特约监督员杨宇恒感慨,“法院是真的把群众的烦心事当自己的心上事在办。”
近年来,广元先后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典范城市,越来越多的“金凤凰”持续落户广元。仅2024年,广元新签约鲁丽绿色数智家居产业园等项目758个、签约资金1943.6亿元,举办中国西部(广元)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大会等4场国字号大会,签约总金额超1000亿元,充分彰显出广元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广元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兴复表示,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平等保护,持续提质增效,做实定分止争,以实际行动办好每一个涉企案件,以法治“善为”促营商环境“最优”。
来源:四川高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