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如“赵、省、县”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的基本特点。
一、教案基本信息
课题:《赵州桥》
年级:三年级语文下册
课时:
授课时间:40分钟
教材版本:部编版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如“赵、省、县”等。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感受赵州桥的雄伟与美观。
在朗读课文中,学会提取关键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读生字,朗读课文,掌握赵州桥的基本特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和美观是如何体现的。
难点:
体会赵州桥设计的独特之处所展现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四、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包含赵州桥的图片、视频资料)。
生字卡片。
学具:
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5 - 8分钟)
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方法:
播放一段赵州桥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看后说说看到了一座怎样的桥。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这座桥的课文——《赵州桥》。”
2. 新知探究(15 - 20分钟)
步骤:
a. 初读课文,识字认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带读生字,如“赵、济、匠”等,强调读音易错的字。
小组合作,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例如“赵”可以用姓氏记忆法。
b.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赵州桥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
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讲解赵州桥的地理位置。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赵州桥雄伟的句子,如“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通过与生活中常见的桥对比,让学生感受赵州桥的雄伟。
教师提问:“赵州桥除了雄伟,还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赵州桥美观的段落,通过朗读,欣赏桥栏板上精美的图案。
3. 巩固练习(10 - 12分钟)
分层设计:
基础题:
生字认读挑战赛,比一比谁认读生字又快又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如“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
拓展题: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赵州桥栏板上的一种图案。
小组讨论,赵州桥的设计有哪些独特之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智慧。
4. 课堂小结(3 - 5分钟)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如赵州桥的位置、特点等。
教师总结重点,强调赵州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感到自豪。
5. 作业布置(1 - 2分钟)
基础作业:
抄写生字,每个字写三遍并组一个词。
拓展作业:
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查阅资料,了解还有哪些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
六、板书设计
来源:芬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