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全球销量排名第三的游戏主机,发布于 2017 年的任天堂 Switch 凭借「主机 + 掌机」二合一形态、革命性的 Joy-Con 手柄和荣获多项 TGA 大奖的游戏阵容,成功走出了上一代主机(Wii U)的阴影,成为了和 PS2、NDS 齐名的现象级游戏
还有不到 24 小时,任天堂 Switch 2 就要发布了。
作为全球销量排名第三的游戏主机,发布于 2017 年的任天堂 Switch 凭借「主机 + 掌机」二合一形态、革命性的 Joy-Con 手柄和荣获多项 TGA 大奖的游戏阵容,成功走出了上一代主机(Wii U)的阴影,成为了和 PS2、NDS 齐名的现象级游戏机。更重要的是,任天堂用 Switch 证明了「机能(硬件性能)不是主机成功与否的关键」。
然而,Switch 的硬件短板也是一点也不少:
Tegra X1 芯片的性能显著落后于同世代主机,即使在其护航大作《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也频频掉帧,连稳定 45fps 都成奢望;
720p 非全贴合屏幕(非 OLED 机型)颜色发灰,户外等高亮度环境下几乎看不清屏幕内容;
极具创意的 Joy-Con 不仅有违游戏手柄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在结构上也堪称「灾难」——不仅无法稳定固定在机身上,还有摇杆漂移的通病。尽管任天堂在后续批次中进行了改良设计,但 Joy-Con 的问题始终未能彻底解决,甚至还给任天堂引来了集体诉讼。
Switch 2 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它又将给游戏行业带来什么?在这里,小雷总结了关于 Switch 2 的几个常见问题与答案,让大家在发布会前一睹为快。
机身、屏幕都变大。性能变强,但大型游戏还得降低分辨率。
首先,Switch 2 无论整机尺寸还是屏幕尺寸较第一代 Switch 均有提升:屏幕尺寸从初代的 6.2 英寸提升至约 7.8 到 8 英寸。尽管任天堂在分辨率方面表现一直都很保守,但 Switch 2 应该能保证最基本的 1080P 画面输出,只不过高刷新屏幕应该是没有可能的了。造型上,Switch 2 采用了窄边框屏幕设计,但两侧和 Joy-Con(手柄)线条明显变得圆润。
另外,Switch 2 的 Joy-Con 在配色上也更为「保守」,不再像一代 Switch 那样采用整体撞色设计,红蓝双色只保留在两侧摇杆基座和内侧连接器上。至于核心芯片,从曝光来看,Switch 2 采用的应该是英伟达的 Orin Tegra 239 处理器。这款芯片在硬件上支持超采样(Super Sampling)和光线追踪。但根据任天堂一贯的做法,雷科技不认为 Switch 2 会支持光线追踪。
Joy-Con 理念和按键布局没有变化,但仍有大量改进。
很遗憾,为了保障双人游玩时的体验,Joy-Con 仍采用反人体工学的「摇杆 - 按键」垂直布局。如不使用 Pro 手柄,仍会出现按键卡手的问题。
但在按键布局上,Switch 2 的 Joy-Con 比上一代要多一个按键,就在右侧 Joy-Con 主屏幕键的下方。考虑到这个位置并不是手柄玩家的「热区」,小雷认为这个按键应该用于辅助功能,比如在多人联机时开关麦克风静音(类似 PS5 手柄)。
除此之外,Switch 2 的 Joy-Con 在连接、固定方式上也迎来了「史诗级」改进——任天堂放弃了松垮的滑轨固定方案,改用了全新的磁吸固定结构:突起的磁力吸附卡扣可以完整嵌进 Switch 2 的两侧,搭配磁力锁定,可以为 Switch 2 提供更强的连接强度和抗扭曲性能,不会像上一代 Switch 那样拿在手里松松垮垮。
且在 Switch 2 Joy-Con 的内侧,任天堂还设计了全新的光电传感器,允许 Joy-Con 像鼠标一样使用。
不过这意味着 Switch 2 不可能通用上一代 Joy-Con,喜欢收集不同颜色 Joy-Con 的玩家又得重头开始了。
Q3:磁吸设计会限制副厂手柄吗?
不会。
首先,磁吸接口本质上只是物理连接方式的改变,只要任天堂开放通信协议(就像现有 Joy-Con 那样),第三方厂商完全可以开发兼容产品。事实上,当前 Switch 市场已有大量副厂手柄通过蓝牙连接,根本不依赖滑轨接口。
其次,磁吸设计反而可能降低配件开发门槛。相比滑轨结构,磁吸接口的机械复杂度更低,更便于第三方厂商进行适配和创新,甚至可能催生更多模块化配件。从 FC 时代至今,任天堂都保持着对第三方外设的兼容性,Hori 等品牌也一直有推出副厂手柄。即便 Switch 2 采用新接口,也不太可能完全封闭生态。
还是熟悉的「马车 +3D 马力欧」。
从任天堂直面会的情况来看,Switch 2 的首发阵容应该还是大家熟悉的「马车 +3D 马」,即最新一代的马力欧赛车(9)和一部尚未公布的 3D 世界观马力欧正作。从此前曝光的图片来看,小雷推测这部「未公布」作品应该会与在 2007 年在 Wii 平台首发的《超级玛力欧银河》共享世界背景,或者直接就是《超级玛丽欧银河》的高清重制版。
除此之外,Switch 2 还会有一款《塞尔达传说》系列的高清重制版。不过考虑到任天堂目前只给《塞尔达传说:御天之剑》推出过高清重制版(HD 版),小雷认为此次高清重制应该只会在「老四篇」中选择。再加上《缩小帽》和《四人之剑》比如《时之笛》都是近两年内才进入 NSO(Nintendo Switch Online)的会员包中,小雷猜测这款高清游戏应该会是好评如潮的《塞尔达传说:时之笛》。
能。
在此前的直面会中,任天堂就已经确认「Switch 2 可以兼容 Switch 的游戏」。这意味着 Switch 2 的卡带在尺寸上与 Switch 保持统一规格。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似乎也意味着 Switch 2 会在短时间内面临 PS5 一样的局面——刚发售时,能玩的基本都是上一代主机的游戏。
另外,Switch 2 游戏兼容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游戏该如何定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59 美元是游戏行业对「大型游戏」的默认定价。PS5 发布时,「游戏正价」提升到 69 美元。但因 PS5 可以运行 PS4 游戏,不少 PS5 玩家都选择先玩更便宜的 PS4 游戏,直到 PS5 版本打折后再「补票」。
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情况在 Switch 2 上也会再次上演。如何平衡游戏价格,也将成为决定 Switch 2 首发成败的关键。
Q6:多少钱?什么时候可以买到?
可能定价 499 美元;将于 4 月 2 日开启海外预订,预计 6 月能开始正式发货。
根据曝光的 Costco 内部资料,Switch 2 定价 499 美元,约合 3627 元人民币。但考虑到国内「数码产品汇率」,国内玩家在电商平台买到的价格应该会在 4000-4500 元的区间内。
至于什么时候能买到,根据加拿大 BestBuy 的曝光页面,Switch 2 将在 4 月 2 日直面会后开启预订。换句话说,北美、日本玩家最快在 4 月 2 日就能交钱排队了。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暂无相关预订的日期,但任天堂已经确认将在 5 月 17 日至 18 日于香港举办 Switch 2 的线下体验会,合理推测此次中国香港同样也会在首发市场名单中。
至于主机玩家可能不太关注的国行市场,由于暂时还未查到任何新作游戏版号的数据,中国内地高概率不会进入 Switch 2 的首发名单中。
从历史数据看,任天堂主机往往能凭借独特的游戏体验创造销售奇迹——初代 Switch 在性能明显落后的情况下,依然卖出了 1.5 亿台,成为游戏史第三畅销主机。这次 Switch 2 在保持二合一设计的同时,解决了不少上一代硬件的设计缺陷,还从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性能短板,竞争力较第一代 Switch 时有了明显提升。
更重要的是,Switch 已经为任天堂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这群玩家对新机的升级需求强烈,且不像 PS、XBOX、PC 玩家那样有强排他性——买了 PS5 的玩家高概率不会买 XBOX,但通常不介意多一台 Switch。加上任天堂第一方大作的持续吸引力,Switch 2 很可能延续前代的成功轨迹。
虽然 499 美元的定价较前代上涨明显,但考虑到硬件升级幅度和近期游戏显卡、PS5 Pro 等游戏硬件的涨价幅度,Switch 2 的价格依然具有竞争力。只要首发游戏阵容足够强大,且没有太大的硬件设计缺陷,Switch 2 完全有望再创销量奇迹,甚至挑战 PS2 的销售纪录。
当然,这些都只是小雷根据已有消息作出的合理推测,Switch 2 的真面目还得由马上到来的直面会揭晓。但不得不承认,在全球游戏行业电竞化或手游化的分化趋势下,Switch 2 的定位似乎有些尴尬,放哪都不合群。
不过这种「不合群」的特质,其实也是任天堂能在激烈的游戏行业独树一帜的关键。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不随大流、专注于游戏创意的 Switch 2 能否再次创造游戏史上的新纪录吧。
来源:烈焰风暴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