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电商也撑不住了!商家的噩梦正在降临,背后的坑你想象不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2 02:46 3

摘要:在2024年,全网有超过40家顶级网红女装店关闭。其中就包括网红张大奕的“吾欢喜的衣橱”,以及经营10年的“范智乔”。

在2024年,全网有超过40家顶级网红女装店关闭。其中就包括网红张大奕的“吾欢喜的衣橱”,以及经营10年的“范智乔”。

至于主播背后的商家,情形更是惨不忍睹。许多商家的利润已经压缩到了极致,相当于赔本赚吆喝。有些经营不善的商家,甚至直接闭店了。

按理说,电商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些商家理应赚的盆满钵满才对。为何闭店潮会如此汹涌?这背后的坑又有哪些?

有个成语说的好,一叶知秋。咱们从当前网购的销售情况,也能看出电商经济确实处于下滑状态。

根据2025年1-2月份的数据来看,网上商品的零售额,同比增长只有5%左右。要知道,在过去这个时间段,增速水平往往都是10%以上。

由此可见,电商红利的时代,确实是风光不再了。那么问题来了,造成此番现象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解决方式又有哪些呢?

其实摆在线上商家面前的难关,就是高退货率、平台流量抽成和头部压榨这三座大山。

首先,高退货率是主要因素。尤其是某些平台的仅退款机制,更是将部分商家逼到了极致。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顾客开启仅退款后,可以选择只退款不退货。几分钟后,钱立马就打了过来,效率极其的高。可以说,平台研发出来的仅退款机制,简直就是“顾客之宝”。

然而,问题也出现了。毕竟不是所有的顾客都是“好人”,在这些消费者中,不乏存在有恶意退款的。

当他们骗取商品以后,最终的损失只能由商家来承担。在这种情况下,一场不公平的交易也就随之而来了。

也正因如此,所以近些年,部分商家的退货率从20%飙升到了80%。这高企不下的退货率,一度导致商家运营成本激增。

可以说,仅退款机制对于商家而言,完全是“绊脚石”一般的存在。

像这种机制,以前还只有拼夕夕一家在做。到后来,像淘宝、京东、抖音也开始跟风了,直接将仅退款这项风潮给发扬光大了起来。

当然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毕竟拼夕夕的这套打法太猛、引流能力太强了。

要知道,在2023年年底,也就是淘宝跟风开启仅退款的前夕,拼夕夕的市值已经达到了1929亿美元。而同时期的阿里,市值也才不过1931亿美元。

可以看出,淘宝再不调整战略模式,就得被拼夕夕反超了。

正是由于拼夕夕的增长势头太恐怖,所以其他平台必须得跟,不然迟早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当这些平台纷纷开启仅退款的时候,剩下的代价就只能由商家承担了。

流量成本的上涨

其次,流量成本的上涨,也是压迫商家生存空间的一块巨石。做过淘宝店的人都知道,如今在淘宝这个平台开店,成本是不低的。

从店铺入驻开始,就得给平台缴纳一系列费用,比如流量费、排名费、直通车费用等,几乎每个环节都要抽钱。这一轮轮抽成下来,商家还剩几个子儿?

针对这一现象,有人曾表示:“不是消费者养活了淘宝,而是商家养活了淘宝”。

还是京东也是,抽成情况比淘宝好不到哪里去。

而且京东一般只卖大件,尤其是电子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平台对商家的抽成度比淘宝还高。往往卖出一件货,平台能抽走10%的利润。

最关键的是,虽然商家的流量推广费用增加了,但其达到的效果却在下降。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大家都在卷,所以等于都没卷。即便你将推广费从10%提高到20%,产品销量可能也不会有太大增长。

像这样的结果,对于商家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为了维持利润,部分商家可能就会降低产品质量。

而质量下降以后,退货率可能就会继续上升,最终达到一个恶性循环的境地,进一步加剧商家的闭店潮。

头部主播的压榨

至于这第三座大山,则是来自头部主播的压榨。

从目前的直播带货情况来看,许多中小商家压根没得选,因为全网大部分流量几乎都掌握在头部主播手里。

比如像李佳琦、小杨哥等,其双十一的销售额,能顶得上北京顶级购物中心SKP一年的销售额。像这样的寡头级主播,拥有绝对的定价权,你怎么选?

而要想和头部主播合作,就得遵循主播的“全网最低价”,这已经成了业界共识。

在许多“全网最低价”的挤压下,商家们压根赚不到钱,妥妥属于交了广告费。对于这样的商业模式,商家怎么可能越战越勇?

除此之外,像坑位费、分成费、明星出场费等,大多数情况都得由商家和品牌方来承担。

有时卖不了几单货,代价也全部由商家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商家的积极性也就大打折扣了。所谓的退潮,不过是许多商家被逼无奈的选择罢了。

那面对这三座大山,该怎么办呢?难道就任由形势这样恶化下去?

其实针对这三个方面,国家已经开始着手整改和约束。与此同时,平台方面也在调整和改善,以扩大商家的生存空间。

比如拼夕夕针对仅退款这块,就开发了自己的审核机制。如今拼夕夕对于用户都有一套严谨的评分标准,一旦消费者的违规退款频率过高,就会被平台拉入黑名单。

至于进入黑名单的惩罚,就包括不能拼单、不包邮、不给运费险、不能参加百亿补贴等。

总之,在仅退款这方面,退货机制是要保留的。但不能胡乱退货,得照顾商家的利益,这样才能避免商家蒙受巨大损失,进而激发商家的创业积极性。

至于流量成本高昂的问题,这个也很好解决。那就是打通私域流量,深度绑定客户,这样一来,商家就不用交那些繁杂的流量费了。

比如淘宝链接可以直接发到微信朋友圈、发到抖音,或者将微信、抖音二维码,直接在淘宝界面展示。

在这种情况下,就能让商家和客户进行牵线搭桥。久而久之,商家和客户之间的黏性也就增加了。

举个例子,假如某淘宝商家卖一单100元的产品,毛利率是50元。

如果是以前的话,各种隐性成本可能就是30元,比如流量直通车这种。在这个基础上,再扣掉一部分运费,那商家可能就只赚15块钱了。

但如果商家和客户能利用私域流量进行交易,那么就能减少各种隐性成本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就能赚45块钱。长此以往,商家的经营积极性也就越来越高了.

不光如此,打通私域流量还能利好许多中小博主。要知道,如今的抖音、快手、小红书、头条等博主,他们其实都有巨大的流量,只不过无法变现而已。

既然如此,干脆就将私域流量给打通,和中小商家进行合作,共同带货。这样一来,大家就能共创更多财富了。

当然了,要想打通私域流量,这个工程也是比较大的。得由大佬牵头,由平台背书,这样才能玩的下去。

面对这个情况,国家也一直在布局。比如2021年9月,工信部就做出指导,要求各平台开放数字生态,保障那些合法的网址、链接,能正常互相访问。

同样是在2021年9月,腾讯就发布了《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

按照腾讯的说法: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腾讯的外链管理将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用户可在一对一的聊天场景中,进行外部链接访问。

换句话说,你今后和朋友在微信上私发淘宝链接,就完全可行了。不光如此,还能发到微信群,继续博一波流量。

至于朋友圈的话,也在逐渐开放中,说不定在不远的将来,微信和淘宝就能互联互通了。

对于此番现象带来的好处,归根结底,就是中小商家不用再付出高昂成本去购买流量了。

这些省下来的钱,商家一方面可以拿去维持运营;另一方面,则能用来提高产品质量。当顾客觉得产品质量好,就会加大购买意愿,久而久之,一股商业良性循环就诞生了。

最后就是寡头级主播。针对这一现象,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反垄断、监管机制。

一旦某些寡头主播出现逾矩行为,立马对其惩戒、罚款、予以约束。这样一来,就能避免出现畸形发展模式。

像如今的印尼、美国、欧盟、马来西亚等,也都相继出台了约束直播带货的禁令,以打击直播寡头。当直播带货被套上“捆仙锁”的时候,平台经济也就风朗气清了。

总的来说,电商行业这些年确实出现了不少乱象。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毕竟在草莽崛起的年代,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会发生。

但一旦平台经济形成规模了,就得对其进行规范化了。正所谓“没有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唯有彻底规范化,才能让平台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

来源:百科密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