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沛县“农村电商+”解锁乡村振兴“流量密码”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2 09:39 2

摘要:“在直播间买过我们鸡爪、泡椒海带的都知道,咱们味道特别地道,喜欢吃的赶紧下单了!”沛县朱寨镇暗楼村村民王春香每天都会准时开播,两个小时的直播吸引了大批粉丝涌入购买。

从“田间地头”到“云上万家”,从鲜为人知到实力出圈,农村电商作为信息技术与农村经济的深度融合的产物,正成为江苏省沛县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在直播间买过我们鸡爪、泡椒海带的都知道,咱们味道特别地道,喜欢吃的赶紧下单了!”沛县朱寨镇暗楼村村民王春香每天都会准时开播,两个小时的直播吸引了大批粉丝涌入购买。

暗楼村辣椒酱、萝卜干、泡椒海带等特色农产品远近闻名,为进一步增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暗楼村成立电商合作社,邀请电商达人开展业务培训,培养乡村助农带货主播,带领更多村民致富。“我们利用徐州佳家美新材料包装有限公司直播平台的粉丝基础,吸引村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入,助力生产商、农户跃上‘云端’。2024年累计开播200余场,吸引60万余名观众在线观看,村内特色产品知名度持续提升,网上销售收入达580万元,村集体通过直播间租赁使用增收6万元。”暗楼村党支部书记郭宝生说。

不只是暗楼村,目前沛县越来越多的村庄借助互联网,建强“村播”团队,引导村民触网卖货,让农产品飞出村庄走上“云端”。

借“网”而行,沛县抢抓数字经济带来的新机遇,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环境,搭建多层次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成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引导企业和农民借助电商直播平台,采用达人带货、互动营销等多种方式,形成直播矩阵,打造爆款产品,带动农产品销量提升。建立沛县电商直播人才培训基地,组织开展直播电商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会电商、善直播的复合型人才,持续壮大农村电商主体和人才队伍,推动电商经济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拉动消费增长、促进产业升级的新动力。2024年,全县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达5.4亿元。

围绕“农产品+”,沛县立足县域特色资源优势,创新应用场景,深化“电商+农业”“电商+文旅”等发展模式,推动电商与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鹿楼镇八堡村村民走进直播间带货卖果,助力苹果“云销”全国各地。(徐春艳 摄)

沛县引导农民将农产品的种养环境和方式等进行线上同步直播,不仅以优美的乡村环境、高品质的农产品拉动和刺激消费,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让村庄有了自己的“流量密码”,拉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村镇带来了农业形态的升级。

“我们村的苹果果肉细腻,清甜多汁,口感好,网友们可以放心购买。”“我们村不仅果品丰富,景色也很宜人,家人们可以来我们村赏景品果,体验农事,旅游踏青。”……在鹿楼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八堡村村民张文倩在驻村第一书记梁宏宇的指导下, 正在直播卖果,推介乡村美景。

如张文倩一样,八堡村的“村播”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深耕乡村、了解乡情,通过现场直播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农产品的种植、采摘、收获等场景,将直播间变成了展示八堡村风采的窗口。美丽的乡村风光、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八堡村旅游观光、体验生活,以直播“流量”撬动了旅游“增量”。

梁宏宇说,借势“村界杯”品牌效应,联合“沙河印象”直播间电商平台,目前已实现农产品销售额26万余元,预计每年为八堡村集体新增经营性收入4.5万元。下步村里将成立沙河果品产业链党支部,实施果品深加工帮促项目,助力果品产业延链强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推动农文体旅融合发展。

优化电商直播内容,深挖农产品的文化内涵,讲好农产品背后的故事,透过直播,沛县越来越多乡村的美景好物为人所知,为传播乡村文化、推动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空间,乡村文旅焕发出新的活力。如今,沛县一批批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打开了销售新市场,四面八方的游客走进乡村田园,尽享田园乐趣,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旅游交织在“村播”赛道上,在满足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同时,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催生了农产品加工包装、物流配送等岗位需求,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选择,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和就业。

“云端”发力带来“磁吸效应”,沛县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产品销售开辟了新路径,更在深层次上促进了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为增强农产品‘线上’竞争力,我们整合资源要素,推动农产品在包装设计、宣传推广等方面持续优化,结合季节特点与农产品上市时间,策划‘沛县老字号直播节’等主题直播活动,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努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下一步将持续借助电商平台,做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进农村电商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讲述品牌故事,展示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更加多元化的‘农村电商+’模式。”沛县商务局电子商务科科长王芝茗介绍。(记者 张伟伟 通讯员 徐春艳 李辉)

来源:小钱娱乐星工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