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梅州市梅江区西郊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一个大屏幕映入眼帘,工作人员正通过视频监控反馈画面,“隔空喊话”整治不文明交通行为。“请停在深梅眼科的白色车尽快驶离。”喊话之后,白色车辆马上驶离了现场。
走进梅州市梅江区西郊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一个大屏幕映入眼帘,工作人员正通过视频监控反馈画面,“隔空喊话”整治不文明交通行为。“请停在深梅眼科的白色车尽快驶离。”喊话之后,白色车辆马上驶离了现场。
西郊街道地处江北老城区,辖区常住人口约4.6万人,周边学校、市场较多,基层治理难度较大。“摆摊的、乱停乱放的比较多,以前我们要安排多人巡逻,往往是巡逻的人一走,马上又回归原位了,管理起来很头痛。”西郊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徐万斌介绍,有了科技助力,通过屏幕、喇叭,工作人员轻松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了管控。
据了解,为加强基层治理效能,西郊街道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依托智慧监控、智慧“大喇叭”、智慧西郊服务平台等设备对辖区49个网格进行智慧管理,打造“一屏观城乡、一网管全域”的智慧综治中心,推动社会治理网格化、智能化。
目前,西郊街道综治中心和各村(社区)综治工作站可运用平台收集、人工甄别等手段进行分析研判,第一时间将相关问题推送至网格员手机、粤政易工作群等。
“我们现在对所有的重点场所,市场周边还有学校周围进行管控,能够及时监控到群众的一些问题诉求,也能够在他们还没反映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帮他们解决好。”徐万斌介绍,该街道还联合了西郊辖区派出所、司法、应急、综合执法、民政、妇联等部门成立综治中心,在智慧管理的基础上将群众纠纷、疑难问题等及时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以组团化、专业化服务高效解决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同时,辖区村(居)民可下载“村村享”APP,通过“随手拍”功能上报事件,形成“发现、甄别、交办、处置、反馈、办结”的闭环流转机制。截至目前,“随手拍”平台共受理事件105宗,办结率100%。
作为梅州主城区,梅江区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在基层治理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近年来,梅江区强化党建引领,突出数字赋能,推动基层治理向智慧化、精细化、法治化转变。其中,建设智慧平台,探索科技赋能便是其中重点之一。
在梅江区金山街道群福社区,“5G智慧社区”数字治理平台让社区管理更智慧,依靠一张数据大屏,即可实时了解辖区内人口数据、民政数据等。“群众可以通过‘梅江智邻’小程序,在平台上提交意见建议,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平台接收意见建议、跟进落实。”金山街道党工委委员梁旦介绍,通过平台的接收与反馈,可以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我们通过推进‘5G智慧社区’建设,探索‘融网通’‘线上+线下’24小时无下班基层治理模式,‘面对面’服务群众、发动群众,提升群众参与热情。”梅江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智慧平台,群众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办事、反馈,参与社区治理。
在乡村,基层治理智慧化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您已进入森林防火重点区域,禁止携带火种进入,严禁野外用火……”在西阳镇阁公岭村,主要山林的进山路口已安装智能语音卡口,以及林区出入控制系统,不断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只要有人进入林区,系统就能感应到,通过语音播放器及时提醒进山人员,做到防患于未然。”阁公岭村后备干部林剑峰介绍,目前,阁公岭村作为西阳镇雪亮工程示范点已对该村主要道路卡口、公共场所等设置了摄像头。
在村委会监控室,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全村主要地点的车辆通行、人员流动等情况便即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画面清晰、一目了然,有效提升基层治理实效。来源:梅州平安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