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突然开始频繁腹泻、呕吐,还伴有发热,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感染了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感染性腹泻,在婴幼儿群体中非常常见,对孩子的健康影响不容小觑。
最近,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突然开始频繁腹泻、呕吐,还伴有发热,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感染了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感染性腹泻,在婴幼儿群体中非常常见,对孩子的健康影响不容小觑。
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它的外形犹如车轮,因此得名。这种病毒主要通过粪 - 口途径传播,简单来说,就是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或者直接接触了感染病毒孩子的排泄物后,再把手放进嘴里,就可能被感染。在幼儿园、托儿所等人员密集场所,一旦有孩子感染,就很容易快速传播。
1. 高发季节: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我国,秋末冬初是高发期,所以又被称为“秋季腹泻” 。不过,在其他季节也并不少见。
2. 易感人群:5岁以下儿童是主要的易感人群,尤其是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较弱,一旦接触到轮状病毒,就很容易中招。
3. 症状表现:感染轮状病毒后,通常会有1 - 3天的潜伏期,之后孩子会突然发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达每日10次以上,大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脓血和黏液。同时,还会伴有呕吐,多在腹泻前出现,一般持续2 - 3天。此外,约30% - 50%的孩子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 - 39℃之间,少数孩子体温可超过39℃。随着病情发展,如果腹泻、呕吐严重,孩子还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表现为精神萎靡、眼窝凹陷、口唇干燥、尿量减少等。
1. 影响生长发育:频繁的腹泻和呕吐会导致孩子营养吸收障碍,长时间如此,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体重不增、身高增长缓慢等问题。
2. 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这是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最常见也最危险的并发症。严重脱水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会引起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即使是轻度脱水,也会让孩子感到不适,影响身体各项机能。
3. 其他系统损害:虽然轮状病毒主要侵犯肠道,但在少数情况下,还可能累及其他系统,如引起心肌损害、惊厥等,给孩子的健康带来更大威胁。
1. 诊断方法:医生一般会根据孩子的症状、发病季节以及大便检查来诊断。大便检查可以检测出轮状病毒抗原,准确率较高。
2. 治疗原则:目前针对轮状病毒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目的是预防和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调整饮食,合理用药,预防并发症。
◦ 口服补液:对于轻、中度脱水的孩子,口服补液盐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通过补充含有适当比例的糖、盐和水分的补液盐,能够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家长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少量多次地给孩子喂服。
◦ 调整饮食:在腹泻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饮食上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继续母乳喂养的孩子可以正常哺乳,但要适当减少每次的哺乳量和延长哺乳间隔时间;已经添加辅食的孩子,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适当使用一些药物,如蒙脱石散,它可以吸附肠道内的病毒和毒素,保护肠道黏膜,缓解腹泻症状;益生菌则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道正常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3. 就医指征: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腹泻次数频繁,每日超过10次;呕吐剧烈,无法进食和口服补液;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眼窝凹陷、口唇干燥、尿量明显减少等脱水症状。
1. 接种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最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国有多种轮状病毒疫苗可供选择,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一般建议在孩子6周龄 - 32周龄之间完成接种程序,越早接种,保护效果越好。
2. 注意个人卫生: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手部卫生,在接触孩子前后都要洗手,避免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3. 加强环境卫生:定期对孩子的玩具、餐具、奶瓶等进行清洗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在轮状病毒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必须前往,要做好防护措施。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虽然常见,但只要家长们了解相关知识,做好预防措施,在孩子发病时能够及时正确地处理,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它对孩子健康的影响。让我们一起守护孩子的健康,让他们远离轮状病毒的困扰。
来源:消化科李主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