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先生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自己的空腹血糖基本都在正常范围内,但餐后2小时血糖怎么也降不下来,实在让人闹心。医生建议他多做餐后运动并给出运动指导,果不其然,两个月后餐后血糖也控制在了正常范围,张先生终于露出了笑脸。
张先生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自己的空腹血糖基本都在正常范围内,但餐后2小时血糖怎么也降不下来,实在让人闹心。医生建议他多做餐后运动并给出运动指导,果不其然,两个月后餐后血糖也控制在了正常范围,张先生终于露出了笑脸。
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人餐后持续进行有效运动8周,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可有0.66%的下降,而在糖化血红蛋白的构成中,60-70%决定于餐后血糖的高低,表明餐后运动在控制血糖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为什么呢?
把我们血管比做家里的水管管线,正常情况下,每天吃饭后血糖被吸收入血,胰岛素这个"管道工"就会迅速把血糖引流到细胞这个“能量消耗池”中,确保血糖水平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而有糖尿病的人要么存在管道狭窄堵塞好比胰岛素抵抗,要么存在“管道工”数量不足也就是胰岛素缺乏,血糖大量滞留在血液中,高血糖便发生了。
虽然糖尿病人通过控制饮食,可以减少血糖的来源,但如果餐后吸收入血的血糖不能得到有效引流,仍然会滞留在血液中导致高血糖发生。而有效运动既像是“管道修理工”,能让让生锈的管道恢复通畅,减轻胰岛素抵抗;又像是强心剂能增强胰岛素这个“管道工”的活力,把血糖引流进细胞中被利用,餐后血糖便有了明显下降。
那么,什么样的运动属于有效运动呢?研究显示:有效运动应当符合3个条件,以饭后遛弯为例:
“管道工”在接收到餐后高血糖的刺激后才会激发出活力,而且机体也是根据血糖水平的高低增派“管道工”的数量,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胃肠消化吸收最为旺盛,血糖升高的幅度最大,此时开始做运动,可使“管道工”的工作效率最大化,所以糖尿病人餐后运动宜在餐后半小时开始遛弯。
遛弯不能像闲庭散步,要像快迟到了快步赶公交车一样,每分钟走120-150步,这样的遛弯速度才能让身体启动"应急耗能模式",最大化地消耗血糖,将餐后血糖降下来,最简单的办法是用手机下载《最炫民族风》,跟着踩点遛弯刚刚好,且要循环播放3次。
更为关键的是,饭后遛弯要做到温水煮青蛙'式的坚持,就像每天刷牙不会立竿见影美白牙齿,但两个月不刷肯定出问题,坚持遛弯两个月,你会发现某一天没去遛弯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更让你惊喜的是血糖间脸“遛”下来了而且越来越平稳。
你知道了吗?点个赞转发告诉更多糖友吧,关注天天听健康,方便每天学健康养生知识!
来源:天天听健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