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一首歌,粤语的,很好听,尤其是童声版的。很伤一段时间,一直未能知晓这首歌的名字,只知道旋律很好听,依稀记得歌词中有“ 红日微风吹幼苗,云外归鸟知春晓,哪个爱做梦一觉醒来,床畔蝴蝶飞走了……”后来知道了这首歌的歌名竟然也叫《四季歌》。相对于周旋、
聞鍾記郵(5260)云外归鸟知春晓
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一首歌,粤语的,很好听,尤其是童声版的。很伤一段时间,一直未能知晓这首歌的名字,只知道旋律很好听,依稀记得歌词中有“ 红日微风吹幼苗,云外归鸟知春晓,哪个爱做梦一觉醒来,床畔蝴蝶飞走了……”后来知道了这首歌的歌名竟然也叫《四季歌》。相对于周旋、邓丽君的《四季歌》,这首歌的背景还是知之甚少。上周收到了昆明刘老师从云南东川寄给我的明信片,看到了邮戳上的“春晓路”,竟然又想起了那首粤语版的《四季歌》。
看邮戳上的时间,是岁次乙巳春分这天寄出的,春分节气,春晓路,四季歌,很自然有联想在一起了。春分依然以其独特的时空坐标,勾勒出自然界最具哲学意味的平衡之美,因为这一天的白日与夜晚是相同的,这种不偏不倚的现象一年之中也就只有2天,一个是春分,一个是秋分。在儒家文化体系中,春分象征着"致中和"的哲学理想。《礼记·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执两用中"的智慧,在现代农业中演化为精准农业技术。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当代生态保护中获得新解,这种古老智慧与现代环保理念的共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基因。
仲春时节回望春分,不仅是天文历法的坐标点,更是审视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维度。当我们在智能温室中培育秧苗,在湿地公园观测候鸟迁徙,在数字平台上传承古老习俗,实际上都在续写着"顺天时,量地利"的文明史诗。这个阴阳相半的时节,既提醒我们敬畏自然规律,更激励我们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找文明永续发展的密码。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兼具天文与人文双重意义的重要节点,春分依然美丽,因为春分过后的大自然正是百花盛开的时节。
云南东川春晓路邮局的邮戳正以其独特的地理符号,将时空对话具象化为方寸之间的文明印记。作为中国邮政系统中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邮戳之一,其承载的不仅是邮件的流转信息,更是一部微缩的地方史志与生态哲学。春晓路邮局位于东川红土地核心区,这里因土壤中富含铁、铝元素而呈现赤红色泽,形成全球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农耕景观。邮政使用的邮戳,以其独特的时空维度,见证着自然节律与人文智慧的永恒对话。每一枚邮戳都是打开东川文明的密钥,在纸张与油墨的交融中,续写着"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永恒诗篇。
来源:闻锺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