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第6个IPO真的要来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2 21:25 2

摘要:是的,刘强东的第六个IPO真的要来了。根据最新披露的信息,京东集团旗下工业供应链服务子公司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东工业”)于2025年3月30日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独立上市。若此次IPO顺利落地,京东工业将成为刘强东继京东集团、京东物

是的,刘强东的第六个IPO真的要来了。根据最新披露的信息,京东集团旗下工业供应链服务子公司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东工业”)于2025年3月30日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独立上市。若此次IPO顺利落地,京东工业将成为刘强东继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集团、德邦股份之后的第六家上市公司,标志着其“分拆上市”战略的进一步深化。

一、京东工业的业务与估值

京东工业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尤其在MRO(非生产原料性质的工业用品)领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其核心业务包括:

1. 数字化采购平台:通过“太璞”系统实现工业用品的智能采购、库存管理和供应链优化,覆盖超12万家供应商和1万家企业客户。

2. 全链路数智化能力:构建“万仓合一、万单合一”的物流网络,2024年处理订单量超10亿单,平均履约时效达24小时。

3. 行业解决方案:为汽车、能源、电子等行业提供定制化供应链服务,例如为宁德时代设计的电池原材料智能补货系统,将库存周转率提升30%。

在资本层面,京东工业已完成多轮融资:

- 2020年A轮:获GGV纪源资本领投的2.3亿美元,红杉中国、CPE等跟投。

- 2023年B轮:由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ubadala和42XFund领投,估值达67亿美元(约487亿元人民币),红杉中国、EQT等继续加码。

- 2025年IPO估值:若按B轮估值计算,京东工业上市后市值有望突破500亿元,成为“京东系”第六大上市公司。

二、上市进程与市场环境

京东工业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 首次递表:2023年3月30日首次提交招股书,但因市场波动和监管审查于2024年3月失效。

- 二次冲刺:2024年9月30日再次递表,仍未通过聆讯,主要因港股流动性不足和投资者对工业供应链赛道的估值分歧。

- 三次闯关:2025年3月30日第三次递表,此次获得美银证券、高盛、海通国际等顶级投行保荐,且恰逢港股市场回暖——2025年Q1港股IPO融资额同比暴涨287%,为京东工业提供了有利窗口。

从行业趋势看,京东工业的上市与以下背景高度契合:

1. 中国工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政策推动“智能制造2025”,MRO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3万亿元,而当前数字化渗透率不足10%,京东工业作为龙头将持续受益。

2. 中东资本的战略布局:阿布扎比主权基金等投资者不仅提供资金,还助力京东工业拓展中东市场,例如与沙特阿美合作建设智慧工厂。

3. 港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2025年港股IPO市场复苏,尤其是科技和工业类企业受青睐,京东工业有望成为年内中概股最大IPO之一。

三、刘强东的资本版图与战略意图

刘强东的“分拆上市”策略已形成显著效应:

- 上市公司矩阵:京东集团(09618.HK)、京东物流(02618.HK)、京东健康(06618.HK)、达达集团(DADA.US)、德邦股份(603056.SH)、京东工业(拟上市),总市值超7300亿港元。

- 业务协同效应:京东工业与京东物流共享仓储网络,与京东科技共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实体+数字”双轮驱动。

- 全球化布局:通过中东资本引入,京东工业计划在东南亚、中东复制“中国供应链+本地服务”模式,例如在印尼建设区域分拨中心。

此次IPO的核心目标包括:

1. 募资用途:约40%用于增强供应链能力(如扩建智能仓储),30%用于跨地域扩张(重点开拓欧洲和东南亚市场),20%用于战略投资(如收购工业软件公司),10%补充流动资金。

2. 估值提升:港股市场对工业科技企业的估值普遍高于A股,京东工业若以15倍PS(市销率)定价,市值可达730亿元,较B轮估值溢价50%。

3. 战略防御:面对美国可能升级的对华关税,京东工业通过港股上市获得国际资本支持,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四、风险与挑战

尽管前景广阔,京东工业仍需应对以下风险:

1. 行业竞争加剧:阿里巴巴旗下“震坤行”、国联股份(603613.SH)等竞争对手加速扩张,2024年京东工业市场份额从4.5%微降至4.1%。

2. 盈利压力:2023年京东工业营收186亿元,但净利润仅3.2亿元,毛利率12.7%低于京东物流的15.6%,需通过规模效应改善盈利。

3. 地缘政治风险:若美国将京东工业列入实体清单,可能影响其与国际客户(如特斯拉、苹果)的合作。

五、对投资者的启示

对于普通投资者,京东工业的上市提供了两大投资逻辑:

1. 长期赛道价值:中国工业数字化转型是不可逆趋势,MRO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15%,京东工业作为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2. 资本套利机会:若港股上市后股价表现强劲,可能带动京东集团(09618.HK)、京东科技(拟上市)等关联公司估值提升。

但需注意,京东工业的估值已部分透支未来增长,投资者应关注其供应链技术壁垒(如AI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和海外扩张成效(如中东市场的营收贡献)。若上市后业绩增速不及预期,可能面临估值回调风险。

综上,刘强东的第六个IPO——京东工业的港股上市,不仅是其资本版图的又一次扩张,更是中国工业数字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这一事件折射出中国科技企业“实体+数字”双轮驱动的全球化战略,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观察中国产业升级的微观窗口。

来源:海哥聊天下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