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生活的漫漫征途中,我们自幼被教导要与人为善,“好人有好报”这句质朴的箴言,如同温暖的火种,点亮过无数人心中善意的灯盏。于是,许多人怀揣赤诚,满心满眼都是对他人的关怀与帮助,成为了他人眼中的“老好人”。
在生活的漫漫征途中,我们自幼被教导要与人为善,“好人有好报”这句质朴的箴言,如同温暖的火种,点亮过无数人心中善意的灯盏。于是,许多人怀揣赤诚,满心满眼都是对他人的关怀与帮助,成为了他人眼中的“老好人”。
然而,时日渐长,却惊觉一腔热忱未必能换来同等的善待,甚至可能陷入被利用、被漠视的泥沼,这时我们才会恍然明白:你可以不去扎人,但身上必须有保护自己的“刺”!

老好人的日常,是无尽的妥协与迁就。同事将手头繁琐的工作任务推脱过来,一句软语相求,老好人即便自己早已忙得焦头烂额,也难以启齿的拒绝,默默揽下额外的重担,只为博一句“你人真好”;邻里间鸡毛蒜皮的琐事,总有人第一个想到找老好人帮忙,大到搬重物、修家电,小到代收快递、照顾宠物,老好人从无二话,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奔赴在为他人排忧解难的路上。他们以为,真心能换真心,自己的付出如同播下的善种,定能在未来收获繁花硕果。
但现实往往很让人心酸,评优晋升时,那个默默付出无数日夜的老好人被遗忘在角落,功劳簿上尽是他人的名字,只因他们不懂得在关键时刻为自己争取;利益分配的场合,老好人总是习惯性后退,把机会拱手相让,换来的却是旁人习以为常的索取,一旦某次拒绝,反而遭来埋怨与指责,仿佛之前的所有恩情都化为泡影。他们的善良,被当成了软弱可欺的标签,肆意践踏。
其实,不去扎人,是我们对人性本善的坚守,是不愿主动伤害他人的悲悯。但身上有刺,并非是要变得尖锐刻薄,而是要有保护自己的底线与原则。当他人的要求超出我们的承受范围,勇敢说“不”,不是自私,而是对自我价值的尊重;当遭遇不公的对待,挺直脊梁据理力争,不是斤斤计较,而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必需。
这刺,是保护自己的武装,让我们在面对复杂世事时,有明辨是非的眼力;是内心的自信,坚信自身的珍贵,不轻易被他人的评价左右;是懂得取舍的智慧,明白不是所有的求助都值得应允,把善意留给真正懂得珍惜之人。
对于当今社会的普通老百姓而言,生活本就诸多不易,我们的善良是人间温情的火源,但莫让它在无度的挥霍中熄灭。以柔润之心待人,以刚硬之刺护己,方能在这烟火人间,行得稳、走得远,让善良绽放光芒的同时,收获属于自己的美满人生,因为真正的好报,永远眷顾那些有分寸、懂坚守的灵魂。
来源:燕趙记录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