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映日广场:科学城芯的产城融合新范式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2 22:54 2

摘要:在广州科学城这片承载着大湾区科创梦想的热土上,一座以“产城人文”深度融合为理念的城市综合体正焕发勃勃生机——大壮映日广场,凭借其前瞻性的规划理念与精工品质,不仅重塑了区域天际线,更以“科学城2.0时代”标杆的姿态,为广州东部打造出产城融合的全新范本。

在广州科学城这片承载着大湾区科创梦想的热土上,一座以“产城人文”深度融合为理念的城市综合体正焕发勃勃生机——大壮映日广场,凭借其前瞻性的规划理念与精工品质,不仅重塑了区域天际线,更以“科学城2.0时代”标杆的姿态,为广州东部打造出产城融合的全新范本。

产城升级:科学城核心区的战略落子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广州科学城集聚了超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壮映日广场择址科学大道与开泰大道交汇的黄金十字轴心,毗邻黄埔区政府,坐拥6号线、7号线双地铁及12条公交线路的立体交通网,15分钟直达天河CBD,30分钟畅达白云机场,其区位优势完美承接了科学城产业升级与人口导入的双重红利。

项目由深耕大湾区20载的广州映日投资有限公司匠心打造,总建筑面积逾20万平方米,涵盖甲级写字楼、沉浸式商业街区、精品公寓及公共文化空间四大业态。作为大壮集团继大壮国际广场、大壮名城后的又一力作,其以“产城共生”理念打破传统综合体边界,构建起“工作-生活-社交”无缝衔接的24小时活力生态圈。

建筑设计上,项目特邀国际顶尖团队操刀,采用流线型玻璃幕墙与几何切割立面,形成“光影叠瀑”的视觉意象。三座塔楼呈品字形布局,既保证各功能区的独立性,又通过连廊系统实现高效互联。最引人注目的是占地约1.2万平方米的“映日云廊”——离地30米的空中绿洲以层层退台设计,引入垂直森林、观景平台、艺术装置等元素,将自然生态与都市繁华有机融合,成为区域内首个“立体公园式商务空间”。

商业业态规划摒弃传统购物中心模式,主打“街区+盒子”的开放式体验。首层布局精品超市、跨界书店、设计师品牌集合店,打造“轻奢生活策源地”;二层聚焦亲子教育与健康美学,引入儿童科创实验室、瑜伽艺术中心等创新业态;顶层则规划露天餐酒吧与星空影院,形成昼夜交替的消费场景。这种“垂直分层、客群精准”的运营逻辑,精准匹配科学城高知人群的品质化需求。

产研赋能:科创企业的生态沃土

作为科学城稀缺的5A甲级写字楼集群,大壮映日广场专为科创型企业量身定制“智慧办公解决方案”。楼宇配备AIoT智能管理系统,实现能耗监控、无感通行、会议预约等全流程数字化;联合华为云打造企业级云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数据存储、网络安全等一站式技术支持。更引入“共享实验室”“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产业配套,构建起“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的全周期服务链条。

项目还深度融入区域创新生态,与周边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定期举办技术路演、院士论坛等产学研活动。目前已吸引生物医药研发中心、人工智能算法实验室等30余家高成长性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上下游协同的创新微生态。

人文浸润:城市公共客厅的担当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项目更注重社会责任践行。占地3000平方米的“映日艺术中心”常年举办科技艺术展、人文讲座等公益活动,首展即联合广美呈现“未来城市”主题装置艺术;屋顶农场通过认养模式让白领体验都市农耕,收获的蔬果直供园区食堂。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区域文化供给,更让冰冷的建筑空间焕发出人文温度。

交通配套方面,除接驳地铁公交外,项目特别设置新能源共享汽车驿站、折叠单车租赁点,并规划直通周边住宅区的风雨连廊,践行绿色出行理念。地下车库配备800个充电车位及智能寻车系统,充电桩数量占比达40%,居区域同类项目之首。

未来图景:科学城芯的理想生活半径

随着萝岗万达广场、锐丰中心等商业体相继落成,科学城正从产业高地进阶为宜居宜业的理想之城。大壮映日广场通过空中连廊与周边项目互联,进一步扩大“15分钟生活圈”辐射范围——2公里内集聚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等12所优质教育资源,3公里覆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三甲医院,5公里抵达萝岗儿童公园、玉树公园等生态绿地,真正实现“下楼即办公、转角遇艺术、举步享自然”的都市理想。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大壮映日广场以其“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开发模式,为科学城乃至大湾区提供了可复制的城市更新样本。这座矗立于科创浪潮之巅的立体城市,正以璀璨之姿照亮广州东进的征途,见证着这片热土从产业园区向未来之城的华丽蜕变

来源:星河筑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