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I,“输”在起跑线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3 09:34 2

摘要:3月23日,库克在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会后有记者提问库克是否用过DeepSeek,他的回答是“当然,很棒!”;论坛结束后一天,库克又奔赴上海参加“深入探索Apple智能和机器学习”开发者活动,为Apple Intelligence入华打响“前哨战”。

你好,北京!

好文3672字 | 6分钟阅读

图源自苹果CEO蒂姆·库克微博

3月22日,苹果CEO蒂姆·库克现身北京并在社交媒体发文,这是库克2025年首次访华,也是时隔四个月后库克再度访华。

本次访华,库克的行程目标与AI高度相关。

3月23日,库克在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会后有记者提问库克是否用过DeepSeek,他的回答是“当然,很棒!”;论坛结束后一天,库克又奔赴上海参加“深入探索Apple智能和机器学习”开发者活动,为Apple Intelligence入华打响“前哨战”。

市场传言称,本次库克访华是为了深入洽谈苹果与阿里的人工智能合作,未来Apple Intelligence中文版也确定由阿里通义千问提供支持。

在一众手机大厂中,苹果在自家产品部署通用大模型的时间并不算早;而在技术、产品层面,全球市值第一的科技巨头苹果更是在AI赛道明显掉队。

AIGC的技术洪流滚滚向前,苹果也得着急了。

去年官宣推出Apple Intelligence后,苹果官网公布了一条关于新版Siri的广告片,片中用户看到一位熟人迎面走来,便询问Siri是否上个月在某家餐厅见过这个人,而新版Siri能够基于iPhone上的日历、邮件或信息记录信息,迅速为用户作出回答。

广告中展示的Siri新功能,正是苹果在去年6月预告过的Siri升级版:集成苹果自研大模型,根据用户存储的本地信息和多维度数据,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回答和更智能的上下文理解能力;当然,新版Siri还能帮用户完成代填表格等工作。

只不过,升级版Siri很“难产”。

2024年9月,苹果曾发布公告称,更具个性化的Siri短期内不会推出;近期,苹果更是官宣,升级版Siri不会在2025年面世,最新预期发布时间是2026年。

戏剧性地是,那条介绍Siri新功能的广告片也已经下架。

AI策略上的内部矛盾,早在苹果官宣Apple Intelligence前就已经显露。苹果市场团队曾强烈要求宣传Siri的个性化上下文理解、屏幕内容分析等功能,但当时这些功能还处于早期测试阶段,以至于公开官宣后导致用户预期拉到过高。

近日,美国加州圣何塞地区法院受理了一起苹果公司发起集体诉讼,部分用户指出,苹果夸大了人工智能的能力,导致消费者相信他们购买的设备具有实际上不存在或被严重误述的功能。

不仅是宣传层面,产品层面的阻碍对苹果而言影响更深。有海外媒体爆料称,新版Siri在内部测试中仅有75-80%的时间能正常工作,这远不及苹果的预期。

“丑陋且令人尴尬(Ugly and Embarrassing)。”这是苹果Siri高级总监Robby Walker对当前新版Siri开发进度的评价。

现在还不确定新版Siri是否还会跳票,当初“承诺”的新功能又能否逐一兑现;但新版Siri并非苹果第一个官宣时最高光、之后又高开低走的AI产品。

此前,苹果表示新版Siri与Apple Intelligence将成为“手机上真正好用的AI”,但现阶段苹果仍然只能调用第三方大模型,而其自研语言大模型也迟迟难产。

起初,苹果计划与iOS 18.4同步推出自研语言大模型LLM Siri,但目前来看,苹果至少要等到2025年9月推出iOS 19到2026年3月推出iOS 19.4期间,才能推出LLM Siri。

另一个可能遥遥无期的产品,是AI升级版的智能手表。有媒体宣称,苹果正在研发搭载摄像头和视觉智能的苹果手表,用户通过手表拍照后,再利用AI并总结或翻译照片中的文本,识别某些物体、地标或动物。

当然,这款新产品也没有计划中的发布时间。

AI产品看似布局多元,但或因为外部预期太高、或因为内部策略混乱,苹果留下了不少“空头支票”,苹果的AI之路同样阻碍重重。

对外,苹果使用全力投入“AI战争”,不仅全面暂停造车计划,而且在去年的开发者大会上,苹果用了近45%的时间在演讲最后介绍Apple Intelligence,足见其重视程度。

对内,据彭博社消息,苹果似乎对这一轮生成式AI浪潮保持谨慎怀疑态度,导致苹果在AIGC上的技术积累并不多,并且最终落后。

在国外,微软投资了OpenAI、亚马逊下注Anthropic、马斯克带队创办xAI;在国内,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大厂更是密集投资AI创业公司。

相反,苹果AI几乎没有对外投资动作。

有分析认为,苹果AI的战略节奏缓慢,是因为其一向对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要求较高、有着“完美主义”特色,对大模型调用的稳定性、个性化生成内容的准确性都需要更多调试。

但这或许只是掩盖战略失速的委婉说法,过去苹果的产品在影像、UI设计等方面能走在科技大厂的最前沿,但自从乔布斯去世后,苹果在诸多领域不再领先、只能追随对手。

即使是进展缓慢的AI业务,苹果也很难带来惊艳感,甚至还有不少细节漏洞。

据外媒报道,苹果AI的“通知摘要”功能有时会出现AI幻觉,比如它会捏造PDC世界飞镖锦标赛的冠军、无法给用户提供准确的美国超级碗比赛结果。

利用AI调取实时数据的准确性与否,乃至Siri能否生成个性化内容,取决于大模型能否提取海量数据并持续训练其推理能力,但由于苹果严格的隐私政策,苹果的AI训练数据远少于Google和OpenAI,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模型训练进度。

对于大模型时代用户的数据隐私保护,苹果在去年9月就邀请隐私和安全研究人员测试其“私有云计算”对于用户数据隐私的保护承诺,致力于打造对AI虚假内容的公共问责机制。

去年10月,库克在访华期间与工信部部长金壮龙会面,也谈到了苹果在中国的网络数据安全管理以及云服务等关键议题。

对隐私数据的“围栏”保护机制,确保了苹果闭源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口碑,但在激流勇进的AI大模型时代,苹果也可能因为战略性的审慎和保守而付出代价。

据了解,谷歌将在下一代Pixel 10手机上部署全新的AI智能助理——Pixel Sense,相比于之前小参数版本的Gemini,Pixel Sense将更强调在设备端侧处理用户数据,在增强隐私保护的同时实现更快的响应速度。

山雨欲来风满楼,不只是谷歌,国内更多手机大厂都将AI作为新的增长点,甚至成为了旗舰机标配,苹果还能跟上市场竞争的速度吗?

据Canalys数据,2024年四季度,iPhone在中国的销量大幅下滑25%,是前五大智能手机品牌中唯一负增长的品牌;2025财年第一季度,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大跌11.1%,销售额降至185.1亿美元。

在今年1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库克对此回应称,由于未能提供AI功能影响,2024年12月iPhone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出现下滑。

同样是在第一季度,由于DeepSeek的突然爆红,华为、荣耀、OPPO、魅族等各大手机品牌纷纷宣布接入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R1。

不仅是与第三方大模型合作,国内主要手机品牌也在加大对AI技术的投入,并且将在自家的智能产品生态中尽快部署自研AI大模型。

3月18日,小米发布2024年全年财报时,小米总裁卢伟冰表示,他对2024年年底发布的AI助手“超级小爱”,在财报会上更是两次提到“超级小爱”的用户口碑,目前的用户使用频率很高,未来还将在汽车智能座舱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年,小米的研发费用预计高达300亿元,AI相关的投入约占四分之一,“如果从现金流的口径来看,实际投入还要更高。”卢伟冰说。

除小米外,DigiTimes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华为等品牌正大力投资于人工智能研发,苹果在这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

在国内手机市场越来越内卷、趋于同质化的过程中,AI是为数不多的亮点,自然也成为各家的赛点之一,部分大厂从很早开始就在布局AI。

2017年,当AlphaGO击败韩国围棋国手李世石时,vivo创始人兼总裁沈炜就表示,“AI是所有技术创新的最底层技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应该去‘过饱和’地投入。”

实际上,从时间线来看,苹果早在2010年便收购Siri项目,当时其作为手机内置的智能语音助手,一度也是惊艳世界,引来无数大厂“学习模仿”。

今非昔比,目前Siri带来的用户体验,已经远不及AI大模型所能提供的准确性、流畅度和逻辑推理能力;甚至海外回收平台SellCell的调查显示,73%的iPhone用户认为Apple Intelligence带来的AI功能价值不大。

这场AI手机竞赛,苹果几乎是输在了起跑线,基本也站不到浪尖。

AIGC作为一项超前沿技术,苹果基于对AI大模型稳定性与容错率的考量,做出了谨慎策略,但当DeepSeek几乎不用推广就取得海量新用户、手机大厂纷纷跟进部署大模型时,苹果应该考虑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才能不掉队。

参考新闻:

《苹果AI紧急换帅,新Siri可以跳票但不能失败》,来源:爱范儿

《新Siri又跳票,留给苹果的时间不多了》,来源:极客公园

《阿里豪赌AI,腾讯小米不追》,来源:蓝洞商业

《iPhone十年来最大型的系统更新,是苹果对AI OS的押注》,来源:APPSO

来源:商业评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