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体检项目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体检报告上多了“结节”两个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更是高频出现。一时间,担忧和困惑涌上心头,这些突然冒出来的小疙瘩到底是什么?它们是癌症的前兆吗?该如何应对?
在体检项目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体检报告上多了“结节”两个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更是高频出现。一时间,担忧和困惑涌上心头,这些突然冒出来的小疙瘩到底是什么?它们是癌症的前兆吗?该如何应对?
结节到底是啥
在医学世界里,结节是指身体组织内出现的、边界相对清晰的小肿块。它们就像身体里的“不速之客”,虽然名字都叫结节,但它们的“性格”和“脾气”却大不相同。
乳腺结节住在乳腺小区里,是个“小不点儿”。它不是一种病,只是个影像学上的小疙瘩。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里的“小住户”,它可能是实性的,也可能是囊性的,又或者是囊性实性混合的。肺结节住在肺部,在CT肺窗上看起来像个深色的不规则小球,它可能是实性的、磨玻璃样的,或者两者混合。虽然三种结节“居所”不同,但大多数都是“良民”。
结节筛查知多少
甲状腺结节
在拆甲状腺结节这个“盲盒”时,超声检查比CT强得多。彩超可化身高清摄像头,帮医生看结节形态、有无钙化,并通过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评分,一键定“善恶”。如果曾接触辐射,或是家族成员患有甲状腺癌,就需要每年超声“打卡”,让甲状腺“潜伏者”无处可藏。
乳腺结节
教大家一个自检方法:月经后一周,用手指画圈摸全乳,如发现有硬块、凹陷、橘皮纹,就需要迅速就医。但要注意,单纯依靠触诊并不能查出早期肿瘤。即便摸不出问题,也应该接受相应的检查。
医学影像检查可以发现乳腺结节。年轻人可首选超声检查,因为它无辐射,是致密乳腺的克星,还能探查出结节的性质。40岁以上人群可以做钼靶检查,让钙化灶无处遁形。磁共振成像检查可推荐给高危人群,精准度高,但价格也高,建议在医生推荐时采用。
肺结节
肺结节是癌症早筛界的“头号通缉犯”,别看它低调潜伏,恶性风险却比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都高。随着低剂量螺旋CT 的出现,大量肺结节浮出水面。如在体检中发现肺结节,千万别慌张,肺结节的良恶性是可以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来判断的。
教你识别肺结节
01 看密度:结节的“内涵”很关键。
纯实性结节就像“水煮蛋”,整个是实心的,恶性概率相对较低。
纯磨玻璃结节更像“鸡蛋清”,密度均匀,恶性概率也不高,即便是恶性的,也是个“懒家伙”。
混合性结节类似“荷包蛋”,周围是半透明的“鸡蛋清”,中央是实性的,恶性的可能性最大,尤其是实性成分超过50%的结节,更为可疑。
02 看大小:结节的“身材”很重要。
均径不到5毫米的微小结节,恶性的概率极低。查出者一年后复查即可。
均径为5~10毫米的小结节又称亚厘米结节,这种结节的性质不易判断。目前对于这种结节的总体治疗方案是以保守观察为主,查出者6~12个月需要复查。
直径超过10毫米的结节,尤其是超过15 毫米的结节,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其恶性概率明显增加。
超过15毫米的磨玻璃结节和8毫米的混合密度结节,可能要手术处理。但要注意,直径不到15毫米的结节如果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就需要把它添加为重点关注对象。
03 看形态:结节的“颜值”有担当。
如果遇到长得比较丑的结节,我们要特别注意,它们可能是肺结节的恶性征象。例如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棘状突起等。
当然,大家也不用太害怕,因为没有一种征象可以“一征平天下”,还要参考性别、年龄、症状、化验指标等,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上面这些记不住,就记“八月十五”肺结节判断原则:有心的“荷包蛋”(混磨玻璃结节)直径大于8毫米,速找医生“验货”;大个头的“鸡蛋清”(纯磨玻璃结节)直径大于15毫米,别犹豫,该切就切。
肺有小结节,心有千千结。还有什么检查能帮我们看清它呢?
2015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心胸学组发布的《肺亚实性结节影像处理专家共识》明确提到,用PET-CT对付亚实性结节,就像用高射炮打蚊子,如果结节够大,使用普通CT就能看清,如果结节太小,用它检查意义不大。使用增强CT,道理也类似。所以,无论是PET-CT还是增强CT,对亚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都很有限。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