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半夜憋尿上厕所猝死,医生提醒:睡觉前,3件事能避开就避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3 11:46 2

摘要:天气寒冷,60岁的老张晚上和几个老朋友约了一顿饭。大家围坐在一起,推杯换盏,气氛热闹非凡。老张平时酒量不错,但那天可能是因为高兴,多喝了两杯。为了缓解酒劲,他还喝了不少水。回到家后,老张感觉有些困倦,就直接上床休息了。

天气寒冷,60岁的老张晚上和几个老朋友约了一顿饭。大家围坐在一起,推杯换盏,气氛热闹非凡。老张平时酒量不错,但那天可能是因为高兴,多喝了两杯。为了缓解酒劲,他还喝了不少水。回到家后,老张感觉有些困倦,就直接上床休息了。

半夜里,他被尿意憋醒,但想着再忍一会儿,说不定就能睡着了,于是又躺了一会儿。可尿意越来越强烈,实在忍不住了,老张才起身去厕所。没想到,刚走到半路,老张就突然倒在地上,没了呼吸。家人发现后,赶紧拨打急救电话,但医生到达现场时,老张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事后,医生分析,老张可能是憋尿时间过长,突然起身去厕所时,身体一下子放松下来,导致脑神经系统中的迷走神经亢奋,进而引发心律失常,最终猝死。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因素导致老张死亡的可能性,但憋尿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诱因。这起事件让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憋尿还会引起猝死呢?老人上厕所又容易发生哪些意外呢?睡觉前,又有哪些事情能避开就避开呢?

憋尿可能会引起猝死,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

首先,当我们憋尿时,膀胱会不断充盈,膀胱壁的张力也会随之增大。长时间的憋尿会导致膀胱过度充盈,膀胱壁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当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后,人体会产生一种压力感受器的反射机制。一旦突然排尿,膀胱内压力急剧下降,这种压力变化会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迷走神经兴奋后,会导致心跳减慢、血压下降,严重时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从而导致猝死。

其次,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也不如年轻人。长时间憋尿可能会使他们原本就脆弱的心血管系统承受更大的压力。当他们突然起身去厕所时,身体的血液循环会发生改变,血压可能会出现波动,这种波动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此外,老年人的膀胱肌肉也可能出现萎缩或功能减退的情况,这使得他们在排尿时更容易出现膀胱压力急剧变化的情况,从而增加了猝死的风险。

老人上厕所时,除了可能会因为憋尿引发猝死外,还容易发生其他一些意外:

一是跌倒。老年人的平衡能力相对较差,尤其是晚上起夜时,光线较暗,视线不佳,很容易在去厕所的路上或者在厕所内摔倒。如果摔倒后头部着地,可能会导致颅脑损伤,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二是晕厥。除了憋尿可能导致的迷走神经兴奋外,老年人在排便时过度用力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晕厥。另外,如果老人本身有低血糖、低血压等疾病,在上厕所时也容易出现晕厥的情况。

三是心脑血管意外。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上厕所时的一些不良习惯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例如,长时间蹲厕会使下肢血管受到压迫,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当突然起身时,血液会迅速回流到心脏,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引发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疾病。此外,有些老人在上厕所时喜欢看报纸、玩手机,这会分散注意力,延长排便时间,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为了避免类似老张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老年人在睡觉前应该尽量避开以下三件事:

(一)少喝水

虽然多喝水对身体有益,但在睡前大量饮水是不可取的。老年人的肾脏功能相对较弱,夜间排尿次数可能会增加,这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增加憋尿的风险。因此,老年人在睡前两小时内尽量少喝水,尤其是避免饮用咖啡、茶等利尿饮品。如果晚上需要服用药物,可以在睡前适当喝少量水,但不要过量。

(二)避免过度劳累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影响睡眠质量。在睡前,老年人应该尽量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者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可以选择做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等,帮助身体放松,缓解一天的疲劳。此外,老年人在睡前也不宜进行过于兴奋的活动,如看惊悚电影、玩刺激的游戏等,以免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入睡困难。

(三)养成良好的排便排尿习惯

老年人应该养成良好的排便排尿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憋便。在睡前,尽量去厕所排空膀胱和肠道,减少夜间起夜的次数。如果夜间有尿意,不要强忍,要及时起床去厕所。在上厕所时,要注意安全,动作要缓慢,避免突然起身或用力过猛。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更要注意控制排便排尿的时间和力度,避免过度用力引发意外。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