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SL 青年研究者奖丨樊蓉教授:为乙肝患者“调音”,奏响生命协奏曲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3 12:04 2

摘要:当乙肝治疗的“安全线”被重新校准,一场关于谷丙转氨酶(ALT)阈值的“精准革命”正在悄然上演。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樊蓉教授在10年随访、1.8万例患者的“数据海洋”中破译了乙肝患者的新健康密码,为全球乙肝患者划定了更严格的预警边界——男性<23 U/L,女性<

当乙肝治疗的“安全线”被重新校准,一场关于谷丙转氨酶(ALT)阈值的“精准革命”正在悄然上演。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樊蓉教授在10年随访、1.8万例患者的“数据海洋”中破译了乙肝患者的新健康密码,为全球乙肝患者划定了更严格的预警边界——男性<23 U/L,女性<16 U/L。这项斩获APASL 2025青年研究者奖的成果,不仅是数字的改写,更是对生命更细腻的守护。

奖项是里程碑,更是新任务的“发令枪”。对樊蓉教授而言,这份荣誉如同一枚“指南针”,指向乙肝治愈与肝癌筛查的更深海域。未来,这位“ALT调音师”将继续以数据为弦、临床为谱,为亿万乙肝患者奏响更安全的生命协奏曲。

十年档案里的肝病安全线重构

APASL 2025大会上,樊蓉教授荣获APASL 2025 BEIJING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APASL青年研究者奖)。这项获奖研究聚焦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接受核苷类药物治疗过程中,ALT的动态变化与远期疾病进展风险的相关性。

在临床观察中,研究团队发现ALT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但略偏高的患者,其疾病预后差于那些ALT水平更低的患者。许多肝病科医生都认为,对于乙肝患者,ALT水平不应以40 U/L为阈值,更低的ALT水平往往预示着更好的结局。然而,此前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来验证这一临床印象。因此,该团队开展了这项研究,旨在通过循证医学证据验证ALT动态变化与疾病进展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过程中,ALT水平越低,肝脏相关事件(如肝癌、肝硬化失代偿、死亡等)的发生风险也越低。基于此,研究团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乙肝患者ALT阈值:男性<23 U/L,女性<16 U/L,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常ALT水平。该研究不仅在南方医院的上千例患者中得到验证,还通过与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团队合作,在香港的队列中进一步验证。整个研究涵盖了近1.8万名患者,随访时间超过10年,验证过程严谨,结果可靠。

研究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处理海量的、多个时间点的数据。该研究覆盖了近1.8万名患者,随访时间超过10年,处理这些数据以及分析ALT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复杂动态模式是主要困难。为此,研究团队采用了潜在类别混合模型的统计学方法,能够识别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不同的ALT变化轨迹。通过这种方法,将患者根据ALT变化轨迹进行分层,判断不同组别患者的远期结局影响,最终发现男性<23 U/L、女性<16 U/L的患者预后最佳。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重新定义了ALT的安全阈值。过去认为ALT<40 U/L就足够,但研究结果显示,进一步降低ALT水平能够更有效地减少肝脏并发症。研究团队希望这一可靠的结果能够推动指南更新,使更多患者受益。

ALT警戒线突围战

樊蓉教授指出,肝病科医生群体有个共同的感受——乙肝患者的ALT水平不应与普通人群的阈值等同,因为普通人群的ALT阈值基于大量健康人群检测数据制定,未必适用于乙肝患者。理论上,乙肝患者需要一个更符合其病情的ALT评估标准。

既往已有众多肝病科医生提出类似观点,主张下调ALT阈值,但具体调整幅度始终缺乏循证依据。该团队的研究聚焦于解决这一临床困惑,依托其中心十余年随访的队列数据,发现ALT水平越低,肝病事件发生风险越低。

为了验证这一发现,研究团队主动寻求外部验证队列。通过与中国香港中文大学专家陈力元、黄炜燊、黄丽虹、叶卓风教授团队建立合作,成功获取香港公立医院系统的大型医疗数据库进行交叉验证。最终大陆与香港两地数据形成双重印证,不仅验证了初始发现,更增强了研究团队对结论的信心,证实乙肝患者的临床诊疗中确实需要追求更低的ALT水平。

奖项为科研之路添动力

樊蓉教授在获知自己荣获APASL 2025青年研究者奖时,内心充满激动与感激。其研究在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肝病学术会议上获得众多专家认可,这既是对其个人科研工作的肯定,也体现了对其团队整体贡献的认可。

该研究成果的实现依托于导师侯金林教授的指导及团队成员的协同努力,每位参与者的贡献不可或缺。该奖项对樊蓉教授而言不仅是荣誉,更成为持续奋进的动力,激励其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侯金林教授始终教导他们,做科研不仅是为了发表文章,更要让成果在临床落地,真正造福乙肝患者。

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樊蓉教授将继续聚焦于乙肝治愈及肝癌筛查等领域,这是其团队未来的重点研究课题。研究团队将以该奖项作为新起点,带着这份鞭策和鼓励,为乙肝患者做出更多贡献。

研究者简介

樊蓉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2021年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2017年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2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中国抗癌协会感染与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肝炎和肝癌的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J Hepatol、Lancet Infect Dis、Gut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包括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来源:健康十八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