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曾在短视频中说过,“《毛选》通篇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你好,毛盾战略老王。
我曾在短视频中说过,“《毛选》通篇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我也在多篇文章中,强调遵循客观规律的重要性。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对不对呢?
“遵循事物客观规律”,对不对呢?
一定是对的,但是如何才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呢?如何才能遵循客观规律呢?
这是很多粉丝问我的问题,也是我有生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之一,也就是——道是什么?
这里的道,就是规律。
我一直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普世的规律,适用万物,一旦掌握了这个规律,就能够触类旁通,一通百通,就能够“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它就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
那么,道,也就是规律,究竟是什么呢?
为什么教员可以“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为什么教员可以通过197 份电报就打赢了“三大解放战役”?
他一定是掌握了什么规律。
那么,他掌握的规律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常规的规律的定义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问了一下Deepseek,我摘取了部分回答:
问:什么是规律?
答:
一、规律的定义
1.本质联系
规律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深层的、根本性的关系,而非表面现象。例如引力是物体质量间的本质联系,决定物体运动趋势147。2.必然性与重复性
规律在特定条件下必然发生作用,且会重复出现。如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贯穿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128。3.客观性
规律独立于人的意识存在,既不能被创造、消灭,也不能被违背。人类只能通过实践认识和利用规律,例如通过气象学预测天气3410。二、规律的特点
1.必然性
规律是确定不移的联系,例如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由引力决定,无论物体形态如何变化,这一规律始终成立123。2.普遍性
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领域。如新陈代谢规律适用于所有生物,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事物发展全过程128。3.稳定性
规律在现象中表现为持久、可重复的特性。例如四季更替由地球公转规律决定,无论具体年份气候如何波动,这一周期始终稳定179。4.条件依赖性
规律的作用需要特定条件。例如水的沸腾需达到沸点,若气压改变,规律的表现形式也会变化36。通过上面规律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规律是事物内部本质的一种联系,这种联系普遍存在、重复出现、客观存在,并且规律的发生依赖一定的条件性。
这样的定义是对的吗?
当然是对的,但是他依然非常抽象,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
《天道》中说,
神即道,道即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
《天幕红尘》中又说,
见相非相,即见如来。见路不走,即见因果。
“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是想告诉我们客观规律,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见相非相,即见如来”,是在告诉我们,不要看表象,所有的表象都是幻相,要看本质,要如实观照,要如其本来,要如来。
“见路不走,即见因果”,是在告诉我们,不要见路就走,也不要见路不走,而是要看到因果后再走。
什么是因果?
规律就是因果,就是什么因产生什么果,就是什么条件产生什么结果。
万物皆有因果,这是规律的普遍性。
什么因必然产生什么果,这是规律的必然性。
什么因一定产生什么果,不受人力干扰,这是规律的客观性。
从因到果,从条件到结果,这是因和果的联系,条件和结果的联系,这是规律的联系性。
从因到果,从条件到结果,就像是一条必然延伸下去的路。
路就是道,事物必然运作的路径就是道。
太阳有太阳的轨道,地球有地球的轨道。
一个事物必然运作的轨道,就是一个事物的规律。
规律就是道。
佛有佛道,儒有儒道。
仙有仙道,魔有魔道。
有正道,有邪道,正所谓盗亦有道。
意思是说,即使是当一个强盗,也是需要道的,这个道就是强盗的规律。
我们常说,猫有猫的道,狗有狗的道。
意思是说,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总有他的生活方式,或者叫生存法则,这个法则就是他的道,也是他的规律。
万物皆有规律。
俄国革命有俄国革命的规律,就是发动工人阶级,也就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最终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中国革命有中国革命的规律,那就是中国工人阶级虽然先进,但是数量太小,所以需要结合规模最大的农民朋友,革命才能胜利。
顺应规律,才能成功,否则就是失败。
西方发展汽车工业,技术来源于蒸汽机技术,所以一脉相承,发动机成为西方汽车工业的核心,技术遥遥领先。
中国发展汽车工业,既然追赶不上西方的发动机技术,那就从电力入手吧,然后再结合最擅长的互联网技术,最终实现技术路线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这就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客观规律。
我是个战略咨询师,但是我喜欢读书,钻研道,钻研《毛选》战略,又喜欢写文章,喜欢分享,所以我是战略咨询师,又亲自来做自媒体运营。
最后,战略咨询的专业不仅服务客户,也服务自己,为自己定位,为自己规划战略。
自媒体运营也不仅传播知识,也传播自己,自媒体运营的经验也能够运用到客户落地的过程中。
最后,我成了最擅长新媒体营销的战略咨询师,这就是我与别人的差异化。
这就是我的特殊性,也是我的客观规律。
到现在,你理解规律了吗?
规律不是因,不是果,规律是从因到果的这个路径,是因果之间的联系。
简言之,规律是因果。
但是知道了规律的定义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知道如何获得规律?
否则,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就只是一个口号,而无法应用于我们的工作生活中。
2、《毛选》中的规律
前面,我们知道了规律的定义,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获得规律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就藏在《毛选》里。
在《毛选》第一卷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情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大多数人对这段话是无感的,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读懂《毛选》,而没有读懂《毛选》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毛选》里面的知识联系起来看。
在他们看来,《毛选》就是一个一个金句,就是一个一个“顶级思维”,他们没有看到《毛选》的系统,没有看到《毛选》的结构。
在他们的眼中,《实践论》就是《实践论》,《矛盾论》就是《矛盾论》,《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就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毛选》每一篇文章只是他本身,而不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与“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抓住主要矛盾等知名的金句、观点相比,上面这段话太朴素了。
然而,它却是我认为《毛选》中最重要的一段话之一,也是我认为《毛选》中能够管用一辈子的一段话。
现在我希望你慢慢的重新读一下这段话,慢慢的感受他,而不是用大脑来思考,现在开始:
通过这段话,我们能看到很多东西。当我们能看到这些东西,我们就能够抓住这段话的根本,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获得规律的方法,也会自然解决。
首先,这段话开头说“大家明白”,这说明什么?
这样的口语化开头,一方面延续了教员通俗易懂的文风,另一方面,这个开头说明了,接下来教员所说的话是“大家都认同的”,也就是——这并不是什么深刻罕见的道理,而应该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是教员和团队公认的常识。
这个教员当时认为的常识是什么呢?
那就是,做一件事情,必须懂得这件事的情形,这件事的性质,这件事和其他事情的关联,这样就能懂得这件事的规律,就能做好那件事。
到这里,你会发现,这个常识回答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教员认为的规律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教员获得规律的方法是什么?
教员认为,一件事的规律是什么呢?
就是这件事的情形,这件事的性质,以及这件事和其他事之间的关联。
那么,教员获得规律的方法是什么呢?
就是,研究这件事的情形,这件事的性质,以及这件事和其他事之间的关联,你就得到了规律。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诧异:
规律不是因果吗?怎么这里讲的是“情形、性质和关联”呢?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一点也不矛盾,事实的真相是,当你研究这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以及它和其他事之间的关联,你就得到了规律,就洞察了因果。
洞察了因果,就得到了一件事的规律,你就自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这种获得规律的方法适用于任何事、任何人。
这就是我认为《毛选》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
注意,这很难吗?这是不是真的很重要呢?
我不做回答,但是教员认为这是一个常识,是一个“大家明白”,无需教授的常识。
你说他重不重要呢?
3、做一件事的本质
如果你读完了前面的文字,你应该会明白,做一件事的本质,不是做这件事本身,而是在发现这件事的规律。
获得这件事的规律,这件事自然也就能做好。
赚钱,不是赚钱,而是探索赚钱的规律。
创业,不是创业,而是明白创业的规律。
打仗,不是打仗,而是发现战争的规律。
教员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里说:
我们现在是从事战争,我们的战争是革命战争,我们的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 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
接着教员还专门用 1 个小节来讲述战略定义:
第三节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研究带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
意思是说:战略是全局的规律,战术是局部的规律。
你看,还是规律!
现在我们把《毛选》里面的文章联系起来,你就会发现:
教员就是运用这样的方法,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形,阶级性质,以及各阶级之间的关系,所以有了这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 年)。
最终教员把这篇文章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又写在了《反对本本主义》(1930 年)里面,作为调查研究的方法,来帮助全党反对教条主义。
在《论持久战》、《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也均用到了这个分析事物规律的方法。
……
而这个分析手法的底层是《矛盾论》,也就是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也就是全面、客观、联系地看世界。
而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又都写在了《实践论》中。
至此,《实践论》《矛盾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毛选》名篇的联系开始逐渐显露。
到这里,你应该明白,如果你了解了《毛选》的情形,每篇文章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相互的联系,你就掌握了学习《毛选》的规律。
结 语
现在,回到文章开头的那 2 个问题:
因为他掌握了战略的规律,掌握了指导战争的规律。
他是如何掌握这个规律的呢?
答案就写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里面:
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情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毛盾战略课程(赠纸质资料):
来源:毛盾战略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