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3月结束,湖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系列活动落下帷幕。据支点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86家券商、58家期货公司以及12家银行和众多保险机构均在湖北开展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据统计,仅证券期货行业的投资者教育宣传活动就达到377场,参与人数326.3万
随着3月结束,湖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系列活动落下帷幕。据支点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86家券商、58家期货公司以及12家银行和众多保险机构均在湖北开展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据统计,仅证券期货行业的投资者教育宣传活动就达到377场,参与人数326.3万余人次。有的寓教于非遗,有的将金融知识普及到过早摊,还有的做起了表情包,萌翻活动现场。
目前,湖北金融业正处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的关键期,在湖北金融监管局部署下,今年金融消费者教育和权益保护活动呈现教育+宣传、线上+线下、集中性+阵地化特色,既接地气又涨人气。
券商聚焦青少年教育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金融知识已成为青少年的“人生必修课”。3月,长江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中国银河证券等均围绕青少年做文章。
长江证券联合湖北省证券期货业协会、高校及社区,通过“市集+课堂+直播+游戏”等创新形式,将金融知识与防非防诈宣传融入生活场景中,还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 守护权益一起走”主题活动,将青少年与老年人防非宣传教育融合创新,传播理性投资理念。
申万宏源证券分别走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通过“智慧投教”互动平台,运用AI模拟等数字化手段,向大学生普及金融知识及防非技巧。活动设置在线答题PK、智能投教体验等环节,帮助年轻群体掌握金融知识,筑牢校园金融安全防线。
中国银河证券也走进荆门市图书馆举办“银小河财商特训营”活动,为提升青少年财经素养开辟了新途径。
天风证券举办2025年“天风证券杯”湖北省大学生金融知识竞赛,通过线上答题,配合视频课程、专家培训、线下讲座等形式,帮助高校学生提升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华源证券通过将金融知识普及至基础教育阶段,推进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西宁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中心,华源证券举办“投资者教育进校园”公益讲座,面向全校300名初中生,以模拟情景剧,教学生破解金融诈骗套路、辨识非法集资陷阱。
银行宣传走进老年社区
银行普遍关注老年人服务。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融合“消保+非遗”元素,打造一部非遗剪纸动画——《养老“馅饼”还是“陷阱”》,将传统剪纸与现代金融知识普及相结合,向“银发”客户群体传递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内容,提醒广大消费者擦亮双眼,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钱袋子”。
工商银行武汉青山支行携手钢都花园126街坊社区,开展主题为“温情伴老 守护银龄”惠民服务活动。通过知识宣讲、便民服务、趣味互动等形式,向老年人重点讲解了如何识别非法集资、防范电信诈骗等实用技巧。
汉口银行组建“金融教育先锋队”,联合武汉青龙社区举办“银发消保课堂”,通过方言情景剧还原“保健品投资骗局”“养老理财陷阱”等套路,并手把手指导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跨越“数字鸿沟”。
武汉农商行以“相伴‘银发’客户 畅通适老金融渠道”为主题,在养老社区设立金融服务宣传点,向社区老年居民讲解养老诈骗案例。
兴业银行武汉分行进行网点设施和服务全面“适老化”升级,依托营业网点及社区支行,特别打造“安愉人生”养老金融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不仅配备了完善的适老化设施,还推出金融教育漂流瓶,引入非遗手工技艺与现代教育课程,丰富老年客户的精神文化生活。活动期间,该行辖内41家网点已完成提档升级。
保险坚持“集中性+阵地化”宣教服务
保险机构摸索出“集中性+阵地化”的服务模式。在今年的主题活动中,平安人寿湖北分公司通过“科技+金融”与“文旅+金融”的创新形式,首次引入智能消保机器人,让硬知识变“软科普”。智能机器人通过模拟小记者、绕口令演绎、智能互动问答等形式,构建金融宣传教育新场景。市民陈女士在体验后感慨道:“机器人不仅能精准回答金融消费者的八大权利,还能用脱口秀生动演绎诈骗套路,这种学习方式让人过目不忘。”
除了在特定时间段内开展近百场线下金融教育宣传活动之外,平安人寿湖北分公司还打造固定的宣传阵地,在各营业网点设置金融教育宣传专区,开展系列“平安用户聆听日”活动,扫除业务服务盲点、优化客户体验。
人保财险湖北省分公司开展“人保消保·智汇挑战”线上互动游戏,以趣味答题的方式助力消费者提升风险防范意识,还探索“消保+国潮”“消保+养老”“消保+乡村振兴”宣教模式创新。公司以自有平台为阵地,在官网、官微、视频号等各类线上渠道以及营业网点进行常态化宣传:针对扰乱市场秩序、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减免债务”等非法中介活动,开展风险提示。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向支点财经记者分析,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投资理财意识觉醒,人们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金融消费者数量较多,投资理财经验不足,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时有发生,“反催收联盟”等违法行为泛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日益凸显。
董希淼认为,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需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从业机构等多方参与。监管部门要充分履职、强化监管,不断修改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办法,加快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长效机制;行业协会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探索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行业智库,让更多专家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中贡献力量。
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从业机构,更要承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责任,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和措施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公司治理体系,贯穿到经营管理、客户服务的各个方面,加强日常监督,保障消费者隐私和信息安全;同时有义务和责任丰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投资者教育活动形式,比如组织开发通俗易懂的入门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材、书籍,制作传播经济金融知识的短视频、动画漫画等,寓消费者保护于教育之中。
来源:支点财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