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绝望的生命重获“心”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3 16:23 2

摘要:49岁的赵某,在庄河市中心医院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脏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左前降支(LAD)近中段弥漫性狭窄达95%,回旋支(LCX)次全闭塞,右冠脉(RCA)完全闭塞。当地医院尝试介入治疗未果,直言“手术难度超出救治能力”,建议转往上级医院。患者

49岁的赵某,在庄河市中心医院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脏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左前降支(LAD)近中段弥漫性狭窄达95%,回旋支(LCX)次全闭塞,右冠脉(RCA)完全闭塞。当地医院尝试介入治疗未果,直言“手术难度超出救治能力”,建议转往上级医院。患者赵某辗转大连多家三甲医院就诊,先后接受多位心内科专家会诊,均被告知冠脉病变复杂,难以实施介入治疗。

当患者逐渐接受需行冠脉搭桥手术的现实时,事情却迎来转机。我院心脏外科主任刘继红,在仔细研读患者影像学资料后表示:虽然冠脉钙化严重,但尚未完全闭塞,建议转由循环二科主任郑振国接诊,或许可以尝试进行微创介入治疗。郑振国主任是一位在复杂冠脉介入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曾成功完成多例高难度病例。接诊或者后,他带领团队认真研究病情,虽然介入手术风险极高,但他决定一试。他说:“若介入手术确实无法建立有效血运重建,则即刻启动心脏搭桥预案。”

3月19日下午12:35分,手术室内气氛凝重。郑振国主任凝视着最新造影图像,发现患者血管钙化程度较外院影像更为严重,LAD近段扭曲成“Z”型锐角。“先打通生命通道!”他果断决定首先处理LAD最危险狭窄段,当导丝在血管内艰难推进时,突然遭遇异常阻力——这是严重钙化斑块形成的“钢铁长城”,郑主任屏息调整导丝头端塑形角度,凭借二十八年练就的触觉反馈,让导丝如同游鱼般从钙化缝隙中穿过,经过球囊扩张后,尝试送入支架,此时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支架不能通过钙化迂曲病变。

郑主任当机立断,使用延长导管加强支撑,在经过一些列操作后,支架终于顺利通过,首枚支架成功植入LAD中段病变处。就在团队稍松一口气时,监护仪突然显示——患者突发室颤!“除颤仪200焦耳准备!”郑主任果断出手,电极板精准定位,一次除颤患者即恢复窦性心律。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次于LAD近段放入一枚支架,使两枚支架串联。成功打通LAD病变血管,血流恢复正常。

“继续手术!”,在持续心电监护下开始处理LCX次全闭塞病变。此时血管内环境因多次介入已变得脆弱,导丝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血管穿孔,后果不堪设想。郑主任小心谨慎,使导丝头端始终保持在血管真腔,第三枚支架完美覆盖LCX病变段。13:30手术顺利结束。

从庄河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这段200公里的求医路,最终在郑振国主任手中化作生命的通途,一切化险为夷。术后查房时,他特意调出外院造影影像对比,说:“你看,这些血流就像春天解冻的溪流,会重新滋养你的心脏。”患者竖起大拇指,不停地说着感谢。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郑振国主任凭借近30年深耕心血管领域的深厚积淀与精湛医术,临危施治,为患者重获“心”生。

出诊专家:郑振国 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来源:三湘儿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