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有人说,一个“极品混混”能教你用一年半时间干翻行业龙头、让上市公司老总跳楼自杀,你信吗?
《遥远的救世主》:丁元英的哲学,是神谕还是“高级游戏”
如果有人说,一个“极品混混”能教你用一年半时间干翻行业龙头、让上市公司老总跳楼自杀,你信吗?
丁元英就是这样的存在。他抽着廉价烟、喝着五块钱的茶,却在柏林股市收割了2个亿;
他隐居古城,随手策划一场扶贫计划,却让一个贫困村成了“音响界拼多多”,逼得行业大佬自杀。
有人说他是救世主,有人说他是魔鬼——
但仔细想想,他不过是用一套哲学体系,把人性、商业和命运玩成了“俄罗斯套娃”。
《遥远的救世主》表面讲商战,内核却在嘲讽现代人的“巨婴病”:
我们一边喊着“躺平”,一边等着救世主;一边骂资本吸血,一边抢着当韭菜。
丁元英的哲学,像一盆冰水泼在温水煮青蛙的我们脸上:
真正的救世主,从来不在庙堂之上,而在你我的认知体系里。
“强势文化”的本质:把命运当Excel表格管理
丁元英的哲学核心是“文化属性论”——
人分两种:
强势文化玩家(自己写代码)
弱势文化NPC(等系统更新)。
前者如肖亚文,后者如刘冰。
-“忍”和“能”的生存空间:丁元英说:“忍是底线,能是上限,中间夹着你的活路。”
比如王庙村村民能忍受有毒气体打磨音响,能干出国际大牌的质量,这就是他们的“生存夹缝”。
放到今天,相当于打工人白天996,晚上自学升级技能。
用肉身扛住系统漏洞,用技能撕开上升通道。
丁元英炒股不追涨杀跌,扶贫不直接发钱,而是设计一套“血腥规则”:
让村民用命换钱,让乐圣用傲慢换破产。这像极了健身狂魔戒糖撸铁。
所有反本能的选择,都是对弱势文化的降维打击。
刘冰们为什么输?
因为他们总在等“系统BUG”:拿到丁元英的“黑料文件”后,他不是去谈判,而是直接威胁老板。
这像极了今天某些人,以为买个“暴富课”就能财务自由,结果被割得底裤不剩。
丁元英早就看透:**弱势文化患者,连作弊都选最LOW的版本**。
扶贫还是养蛊?
丁元英的扶贫计划堪称“阳谋天花板”:
精准定位“人性弱点”**:
他利用王庙村“要钱不要命”的生存焦虑,把村民变成人肉流水线;
利用乐圣“行业老大”的傲慢,诱使其发动价格战。
商业的本质,就是看谁先找到对方的“认知盲区”*。
2.用规则杀人不见血:
当乐圣起诉格律诗时,丁元英早已埋好法律陷阱。
这像极了互联网大厂用“用户协议”坑开发者高段位玩家从不违法,他们只是把规则写成对自己有利的代码** 。
但这场“杀富济贫”真的正义吗?
乐圣掌门人林雨峰自杀,王庙村村民成了终身廉价劳动力。
丁元英的哲学暴露了残酷真相:商业世界里没有救世主,只有食物链顶端的“认知捕食者”** 。
丁元英的哲学戳破了三个时代幻觉:
-贵人幻觉”:刘冰以为抱紧丁元英大腿就能逆袭,结果被自己的贪婪反杀。
这像极了今天打工人迷信“职场导师”,却忘了。
贵人的作用不是喂饭,而是教你用筷子。
-“公平幻觉”:王庙村村民以为勤劳就能致富,但丁元英告诉他们:“脱贫的关键不是勤,是掠夺。”
现实中,程序员996写出了老板的第三套房,系统设计的公平,从来只对规则制定者有效 。
“自由幻觉”:芮小丹看似自由,实则被“至真至纯”的人设绑架,最后因毁容自杀。
这像极了朋友圈的“精致人设”——**越追求“做自己”,越活成别人眼中的NPC** 。
丁元英的答案很扎心:真正的自由,是看清规则后依然能“戴着镣铐蹦迪”。
比如他帮典狱长洗钱换自由,像极了今天打工人用摸鱼时间搞副业——**在系统的缝隙里,挖一条自己的隧道** 。
四、丁氏哲学启示录:如何成为“认知悍匪”?
想要破解“弱势文化”的魔咒,不妨试试丁元英的“三把刀”:
1. 认知手术刀:丁元英说:“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文化。”
普通人盯着技术内卷,高手在制度层博弈,而丁元英直接修改文化底层代码。
比如他发现王庙村的“生存意志”比技术更重要抓准主要矛盾,比努力重要100倍。
2. 人性放大镜:他利用叶晓明的“小聪明”、刘冰的“贪婪”、林雨峰的“傲慢”设局。
这启示我们:商业的本质不是卖产品,而是卖人性的解药——焦虑、虚荣、懒惰,总有一款能收割。
3. 时间复利铲:丁元英用19年布局股市,用1年半摧毁乐圣。
他证明:所有捷径都是弯路,而真正的赢家都是“长期主义赌徒”。
就像今天有人嘲笑张一鸣“APP工厂”模式,但人家用十年时间把算法喂成了印钞机。
五、终极拷问:丁元英是圣人还是恶魔?
答案藏在两个细节里:
他资助欧阳雪炒股、帮肖亚文逆袭,证明他尊重“自强者的游戏规则”。
他明知林雨峰会自杀,依然冷眼旁观;他让王庙村脱贫,却把他们锁死在产业链最底端。
这种矛盾恰恰揭示了哲学的本质:真理从不负责善良,它只负责揭示规律。
丁元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的虚伪——我们骂他冷血,却又偷偷羡慕他的“认知自由”。
做自己的“救世主”,哪怕像个“精神病”。
《遥远的救世主》最狠的隐喻,是丁元英总被骂“不正常”。但仔细想想:
在996公司拒绝加班的正常么?
在直播带货时代读书的呢?
在关系社会不站队的是不是?
可正是这些“不正常”,在挖自己的隧道。
所以,如果你也被现实的高墙困住,不妨学学丁元英:
用“忍”扛住老板的PUA,
用“能”把技能点成护城河,
用“不要脸”打破道德绑架,
最后,在暴雨夜爬过500码的下水道——
不是逃离肖申克,
而是告诉系统:爷玩的是自定义模式。
最后在说点
读完这本书,我默默删掉了收藏夹里的《三天学会财富自由》。
转而买了把锤子。
不是用来挖墙,是用来敲碎“等靠要”的脑回路。
毕竟,丁元英早就说了:“救世主?那玩意太遥远,不如先救救你的认知余额。”
来源:大小也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