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话采访时,直言不讳地威胁道:“如果伊朗不与美国就其核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将对伊朗进行轰炸”,并宣称要对伊朗相关产品“征收二级关税” 。这不是特朗普首次就伊核问题向伊朗发出强硬信号。此前,他就透露已致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信中明确
据报道,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美伊之间围绕核问题的博弈再次成为全球焦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系列强硬表态,让本就紧张的美伊关系愈发剑拔弩张。
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话采访时,直言不讳地威胁道:“如果伊朗不与美国就其核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将对伊朗进行轰炸”,并宣称要对伊朗相关产品“征收二级关税” 。这不是特朗普首次就伊核问题向伊朗发出强硬信号。此前,他就透露已致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信中明确表示解决伊朗核问题只有两条路,要么达成协议,要么采取军事行动,他虽更倾向于协议解决,但也毫不掩饰军事威胁的意图。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与伊朗的核问题纠葛可谓由来已久。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艰难达成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该协议于次年1月正式生效。依照协议,伊朗承诺限制自身核计划,国际社会则相应解除对伊制裁,这一协议一度让美伊关系出现缓和曙光,也结束了伊朗长期的国际孤立,缓解了其经济困境。然而,2018年5月,时任总统的特朗普单方面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抱怨该协议对伊朗核活动限制时间有限,且未能阻止其弹道导弹发展。此后,美国对伊朗实施“极限施压”政策,重启并新增大量对伊制裁,伊朗经济遭受重创,两国关系急转直下,核问题也再度陷入僵局。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施压与威胁,伊朗官方迅速做出回应,态度坚决地表示不会在“极限施压”下与美国进行谈判。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强调,伊方仍然坚持不会在“极限施压”和军事威胁条件下进行直接谈判,但过去有过的间接谈判可以继续。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也曾批评美国“极限施压”破坏了谈判基础。哈梅内伊更是直言,伊美双方此前谈判多年,特朗普却撕毁已签署协议,既然已知美国不会守约,便没有再谈判的必要。
特朗普(资料图)
尽管伊朗态度强硬,但也面临着现实困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制裁后,伊朗经济深受影响。伊朗统计中心数据显示,2月份伊朗物价同比上涨超36%,伊朗货币汇率一度达到93万里亚尔兑换1美元,接近历史新高。在此经济压力下,伊朗也在积极寻求破局之法,加强了与伊核协议相关方的沟通。
3月14日,伊朗核问题中俄伊北京会晤成功举行并发表联合声明。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指出,伊朗核问题局势严峻,处于关键十字路口,此次会晤是中、俄、伊为推动伊朗核问题政治解决的有益尝试,制裁施压、武力威胁没有出路,对话协商才是正途。同时,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证实,伊朗将很快与法国、英国和德国就伊核协议进行第五轮谈判。
从目前局势来看,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施加压力,主要目的是想迫使伊朗重回谈判桌并做出让步。但美国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在诸多分析人士看来并不大。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认为,美国不会对伊朗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若采取行动也可能针对特定目标,避免深度介入中东事务。伊朗德黑兰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阿里·比格德利也表示,美国对伊朗发动军事攻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这将使整个中东陷入战火。
伊朗(资料图)
在这一关键节点,中国收到了来自伊朗和俄罗斯的“求助信号”。伊朗和俄罗斯高层与中国进行沟通协调,希望借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良好关系,促成新的共识。伊核问题的妥善解决,对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至关重要。中国一直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推动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未来,在伊核问题的解决进程中,中国有望发挥更为关键的协调作用,为推动达成公正、平衡、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贡献力量,促使美伊双方最终通过和平谈判化解分歧,实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来源:洞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