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约20%-30%的白人患者和50%的亚洲患者携带EGFR突变[1]。尽管EGFR-TKI显著改善了EGFR突变晚期患者的生存预后,但Ⅲ期不可切除患者的治疗仍面临挑战,此类患者接受放化疗(CRT)后仍面
近年来,LAURA研究从EGFR突变Ⅲ期不可切NSCLC患者CRT后巩固治疗的角度,揭示了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在这部分患者中的治愈潜力。在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上,LAURA研究重磅公布了最新总生存期(OS)数据(摘要号:LBA4),再次印证了靶向治疗对EGFR突变Ⅲ期不可切NSCLC长期生存的积极影响。值此契机,医学界特邀河南省肿瘤医院赵艳秋教授深入探讨该奥希替尼在EGFR突变早中期NSCLC中的研究进展,以启迪临床实践。
中位OS达58.8个月,LAURA研究重塑EGFR突变Ⅲ期不可切NSCLC巩固治疗格局对于不可切除的Ⅲ期NSCLC,标准治疗为CRT后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但EGFR突变患者对免疫治疗应答有限,亟需靶向干预。全球Ⅲ期LAURA研究在此背景下探索了CRT后奥希替尼巩固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其系列突破性成果已多次亮相国际学术舞台,本次OS数据的公布更是为这一治疗策略增添了新证据。
LAURA研究是一项Ⅲ期、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共纳入216例EGFR敏感突变Ⅲ期不可切的NSCLC患者,奥希替尼组(n=143)和安慰剂组(n=73)基线特征总体均衡。研究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关键次要终点为OS。
图1. LAURA研究研究设计
此前发表于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数据显示,LAURA研究已达到主要终点,奥希替尼组较安慰剂组实现压倒性的PFS获益,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达84%(39.1个月 vs 5.6个月;HR 0.16;95% CI:0.10-0.24;P<0.001)[2]。
图2. PFS生存曲线
在本届ELCC上,LAURA研究披露了最新OS数据。截至2024年11月29日,奥希替尼组和安慰剂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9.4个月和35.2个月,两组共发生66个OS事件,OS数据成熟度为31%,奥希替尼组的中位OS为58.8个月,安慰剂组为54.0个月,HR为0.67(95% CI:0.40-1.14)[3],与中期分析相比(OS成熟度20%,HR 0.89),本次数据分析中奥希替尼的OS获益趋势更加显著。
图3. OS生存曲线
值得注意的是,安慰剂组78%(54/69)的患者于进展后接受了奥希替尼治疗,这可能稀释了两组间的OS差异,但奥希替尼组OS仍呈现出改善趋势,进一步验证了奥希替尼在EGFR突变Ⅲ期不可切NSCLC患者中的治疗实力。尽管最终OS结果有待进一步随访,但PFS的显著获益及OS改善趋势已支持CRT后奥希替尼巩固治疗成为EGFR突变Ⅲ期不可切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领域,OS始终是评估药物或治疗策略疗效的“金标准”,随着LAURA研究的OS数据的揭晓,EGFR突变Ⅲ期不可切NSCLC的治愈之路正逐渐清晰。若最终OS阳性结果落地,LAURA研究将是Ⅲ期不可切NSCLC治疗史上首个基于靶向药物实现长期生存突破的临床试验。
此外,当奥希替尼在EGFR突变Ⅲ期不可切NSCLC的巩固治疗中展现出改变疾病进程的实力时,其在可手术患者中的价值已通过ADAURA研究获得确证。Ⅲ期ADAURA研究评估了奥希替尼作为术后辅助治疗用于根治性切除后的EGFR突变ⅠB-ⅢA期NSC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既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Ⅱ-ⅢA期患者中,奥希替尼组和安慰剂组5年OS率分别为85%和73%(HR=0.49);在IB-ⅢA期患者中,两组5年OS率分别为88%和78%(HR=0.49)[4]。
图4. OS生存曲线。图A,Ⅱ-ⅢA期患者;图B,Ⅰ-ⅢA期患者
在无病生存期(DFS)的最终分析完成后,安慰剂组54%的患者接受了后续抗肿瘤治疗(奥希替尼组为22%),奥希替尼为患者后续治疗中最常使用的EGFR-TKI,但ADAURA仍证实了EGFR-TKI在EGFR突变早期NSCLC辅助治疗中的确证性OS获益,颠覆了既往EGFR突变NSCLC患者术后仅依赖化疗的治疗模式。
除了ADAURA和LAURA研究,当前研究正将奥希替尼的应用场景向更早期拓展,ADAURA2研究计划纳入ⅠA2-ⅠA3期术后患者,评估奥希替尼在更早期阶段的治愈潜力;而NeoADAURA研究则探索新辅助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的有效性,为围手术期治疗模式优化提供新思路。
总之,从ADAURA的确证性OS获益到LAURA的OS改善趋势,奥希替尼正在重新定义EGFR突变早中期NSCLC的治疗目标——从延长生存迈向潜在治愈。未来,随着治疗关口前移、生物标志物探索以及精准耐药监测,奥希替尼有望为更多患者开启长期生存甚至治愈之门。
专家简历赵艳秋 教授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哈佛大学DFCI访问学者
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
河南省肿瘤医院肺癌首席专家组成员
中国药促会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 肺癌专业委员会 主委
作为PI参与和主持肺癌相关临床试验100多项,发表SCI最高影响因子120分
参考文献:
[1]Zhou F, Guo H, Xia Y, et al. The changing treatment landscape of EGFR-mutant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Nat Rev Clin Oncol. 2025 Feb;22(2):95-116.
[2]Banna GL, Addeo A. Osimertinib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in Stage III EGFR-Mutated NSCLC[J]. N Engl J Med. 2024 Oct 24;391(16):1555.
[3]Suresh S,et al. Osimertinib (osi) after definitive chemoradiotherapy (CRT) in patients (pts) with unresectable (UR) stage III EGFR-mutated (EGFRm)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Updated overall survival (OS) analysis from the LAURA study. 2025 ELCC, LBA4..
[4]Tsuboi M, Herbst RS, John T, et al. Overall Survival with Osimertinib in Resected EGFR-Mutated NSCLC[J]. N Engl J Med. 2023 Jul 13;389(2):137-147.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来源:医学界影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