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自上海市七宝中学附属鑫都实验中学的学生作为青少年代表,现场发出“文明风尚·绿色清明”倡议——倡导广大市民群众就近到烈士纪念设施祭扫缅怀,传承好红色文化基因,并传递好绿色文明新风,多孝敬家中老人,多看望退役老兵、烈士遗属,以伟大英烈和身边先进典型为榜样,为建设
清明时节松柏青,丰碑永驻英魂长。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4月3日,2025年闵行区“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在区烈士陵园举行。
陵园松柏苍翠,庄严肃穆。烈士家属、退役军人、中小学师生、干部群众代表等120余人整齐肃立,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学生代表在纪念碑前向烈士敬献鲜花
来自上海市七宝中学附属鑫都实验中学的学生作为青少年代表,现场发出“文明风尚·绿色清明”倡议——倡导广大市民群众就近到烈士纪念设施祭扫缅怀,传承好红色文化基因,并传递好绿色文明新风,多孝敬家中老人,多看望退役老兵、烈士遗属,以伟大英烈和身边先进典型为榜样,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不懈奋斗。
英雄无言,岁月有声。闵行是一个具有红色传统的地区,3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有400多位出生于此或在这里战斗过的烈士,闵行区烈士陵园共安葬189位烈士的忠骨,他们投身革命、栉风沐雨、血染沙场。
来自上海市民办上宝中学的吴泓俞、吴欣俞,向大家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他们的高祖母邹志淑烈士的故事。
吴泓俞、吴欣俞讲述高祖母邹志淑烈士的故事(邹志淑于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调入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担任交通员。195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邹志淑为烈士。)
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二小学的张泽媛同学和老师一起以情景诵读的方式,重温了赵铎心烈士写给妻子的家书,共同感受家书中传递出的家国情怀。张泽媛同学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汲取力量,更加珍惜如今的生活:“我以后要努力学习,把红色家风传承下去。”
张泽媛诵读赵铎心烈士写给妻子的家书(1942年,时任竞斌小学教导主任的赵铎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学校为活动阵地,积极宣传抗日救国。1944年春,赴南汇参加新四军淞沪支队。解放后追认为烈士,归葬闵行区烈士陵园。)
活动现场,顾振烈士的女儿顾慧娜与青少年代表共同启动了“探寻红色记忆 凝聚奋进力量”——2025年闵行区“晒晒传家宝”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即日起至4月30日,各企事业单位和市民可通过“今日闵行”客户端或微信公众号进入活动专题,了解活动详情并参与“红色传家宝”征集和线上互动(点击了解更多)。后续,“晒晒传家宝”红色文化主题展览、成果展演等一系列线上线下互动体验活动也将陆续与市民见面。
顾慧娜(其父顾振,在上海建立抗日武装,多次袭击日伪军据点。1942年被杀害于青浦北竿山附近农村。1962年,追认为烈士,归葬闵行区烈士陵园。)
作为上海市第一个街镇级别的抗战纪念馆——华漕抗战史迹陈列馆在现场发布了2025年活动菜单。后续,市民可根据菜单所列信息,报名参与相关活动。现场还发布了14个2025年闵行区红色主题市民修身项目。相关项目将在全年陆续开展、常态推进,以红色文化为主旋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闵行文明风貌。
华漕抗战史迹陈列馆2025年活动菜单
2025年闵行区红色主题市民修身项目
现场同步启动了闵行区“赓续·2025·网上祭英烈”网络文明传播活动。4月3日起至4月10日,广大市民及学生可通过,线上向烈士献花、留言抒怀、寄托哀思、传承精神。
来源:今曰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