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的记者

360影视 2024-12-04 07:08 4

摘要:难忘1989年。这一年,我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 由企业工人转为国家干部,由业余时间写稿子变正式拿起“笔杆子”,由造纸工成了一名电视记者。如今,“逢进必考”成了规矩,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是件稀罕事,通过考试,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件事得益于刊发在地方党报上招考

【一】

难忘1989年。这一年,我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 由企业工人转为国家干部,由业余时间写稿子变正式拿起“笔杆子”,由造纸工成了一名电视记者。如今,“逢进必考”成了规矩,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是件稀罕事,通过考试,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件事得益于刊发在地方党报上招考记者的一则广告。广告字数不多,格外引人注目,一时间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这件事曾轰动了我所在的城市,这是一件新鲜事,也是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好事,更是我市改革开放中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大事。当时,我尽管写了不少新闻稿子,当地报社领导曾有把我调到报社工作的想法,由于体制原因,未能如愿。尽管从上“三班倒”已调到厂宣传部工作,我仍没有在企业长久干下去的想法,“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二】

机会终于来了!一地方广电台在一家报纸上,刊发了面向全市公开招考记者的广告,不管是干部还是工人,只要年龄和学历都达到要求,就可以报考。值得一说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如此大动作实属罕见,这件事轰动了全市,人们不禁为这种不拘一格选拨人才举措拍手叫好。

这则招考记者广告不长,但主题鲜明,简明扼要,干货多。消息一发出,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愿意当记者的人很多,他们拿着刊有招考记者的广告,拿着报名所需要的各种证件,早早来到报名地点,只怕错过了这次“跳龙门”的好机会。报名者众多达百余名,结果仅有10名被录取,如果说“脱颖而出”不为过。报名、考试、面试,答辩、政审、外调,一个程序都不少,尽管当时没有公开、公正、公明的字眼,可招考全程都是阳光操作。无论是考生还是考生家人,都对这次招考记者的全过程,心服口服,考上的自然高兴,未被录用的也无怨言。值得一提的是,公证部门参与了整个招考环节,最后还在录取通知书上盖上了庄重的红印章。

“高考制度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对考生来说是公平的”,回顾整个招考记者过程,我想起了一教育局长说过的话。“答辩”如今习以为常,可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件新鲜事,在文字考试、拿出自己新闻作品之后,答辩成了一大“关”。答辩前一头雾水,不知道答辩是什么形式,更不知道有什么内容。这次招考记者活动,之所以备受社会关注,群众关心,是因为环节多、项目多,被录取者有在市属工业大企业工作的,有在事业单位工作的,还有的是教师。当地宣传部门一领导看到这个招录名单时说:增添了新鲜血液,增加了骨干力量,增强了战斗力,更重要的是有特长。如果说有特长的话,一是有厚实的宣传工作经验底子,二是有对新闻工作的执着追求,三是有对本职工作的高涨热情。这些被录取的人,没有辜负大家重托和期望,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凡成绩。

【三】

从工厂到事业单位,从新闻爱好者到正式拿上“笔杆子”,从基层通讯员走上新闻工作岗位,单位变了,身份变了,环境变了,但初心始终未变。工作热情更高了,白加黑是常态,五加二属正常。一天拍摄多条会议新闻,成了家常便饭;一天跑几个单位采访,也习以为常;一天写几篇会议消息,也成了“标配”。如果用“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任劳任怨”来形容不为过,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诠释。

很快进入角色。之所以能很快进入角色,得益于在企业做了10年宣传干事。如果说点文字功底基础的话,也是在那时候打下的。在电视记者新的岗位,埋头苦干,起早贪黑,不挑肥拣瘦,叫干啥就干啥,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向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同事学习。学习成了常态。自费订了不少新闻类杂志,也购买了这方面书籍。了解电视新闻记者的人都知道,电视记者很辛苦,每天扛着沉重的摄录设备,每日下来已是很疲劳了,很难有时间再想动动笔。可是我却能超常规地拿起了笔,而且一发而不可收。在自己热爱的广播电视这块广阔的天地,奋发努力,辛勤耕耘,策划、组织、指挥、参与了许多重大宣传战役。论文成了强项。潜心新闻理论研究,不断探索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规律、特点,在国家级、省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有影响的论文,有的论文还获河北新闻奖一等奖和国家、省级新闻论文奖,出版了5本新闻专著,受到学界、业界关注,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授予“十佳百优”理论人才。有人评价说,一个半路出家的地方台记者,能取得这样成绩,着实让人敬佩。

我们这些考上的记者到工作岗位后,很受大家尊重,因为都知道是靠自己本事考上的。到基层采访时,听说我们是考上的记者,还刮目相看,遇到媒体同行还投以赞许的目光。当然,我们头脑很清醒,并没有觉得自己是考上的而沾沾自喜,更没有在这个“光环”下不思进取,而是夹着尾巴做人、拼命的工作。我们心里明白,我们这些考上的记者不是业务水平有多高,只是赶上了好政策,遇到了好机遇。我们深知,只有在工作上做出成绩,才无愧于“考上的记者”这一称号。

【四】

本人采访的新闻在一地方台新闻节目中不仅天天有,而且有时一天有好几篇新闻播发,时常出现“霸屏”现象。不只是我一人,考上的记者们,都深知考上不易,所以倍加珍惜,因此在短时间内成了工作中的骨干,在工作中挑起了大梁。

“有事了尽量不请假”“节假日不休息”“感冒了忍一忍”是我们这些记者的真实写照。因为那时人少、采访任务重,稍微一松劲,新闻栏目马上开“天窗”,所以不能也不敢休息,干工作的那根弦一年到头,都是绷的紧紧的。“几个月来,你们新闻节目变化不小,看点多了,内容丰富了,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新闻越来越多。原来是增兵添将了,招了几名新记者。”兄弟媒体领导这样夸我们。那时,电视新闻受欢迎,收视率自然高,大事小情看电视新闻,成了人们的行动自觉,首播没赶上看,重播必须看。如果有自己单位的新闻或有自己参加某个会议的镜头,还喊上自己家人并告诉亲朋好友一起看。如果电视新闻中有自己的镜头,遇上熟人,对方会说,昨天晚上在电视上看见你了,听到对方的夸奖,自己心里还美滋滋的,感觉挺自豪的。人们在收看电视新闻的同时,电视记者的名字也家喻户晓,走进了千家万户。我常常碰上这种情况:或参加会议或串门或走亲戚,当提到自己的名字时,对方会开玩笑的脱口而出:知道,电视台的记者,在电视上经常看到你名字,这次见到真人了。

【五】

多年后,一位负责招考记者的当事人,在聊起这件事时打开了话匣子:这次招考记者为后来全市引进各类人才起到了示范作用,不少单位也按照招考记者的成功做法,招聘了所需人才。令人骄傲的是,我们这些考上的记者,大家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俗成绩,成了各个工作岗位上的佼佼者,有的评上了高级记者,有的担任了部门主任,有的是驾驭全局的栏目制片人,带出了一支好队伍,完成了众多重大采访任务。

【结语】

考上的记者真自豪。这次招考记者之所以能成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得益于解放思想、招贤纳士的好平台。“考上的记者”成了那个时代的符号,也成了人们美好的回忆。

【本文作者简介】

出版新闻论著:《永在记忆中》《电视新闻的思考》《视苑走笔》《难忘的战斗》《声屏论集》《 拨动思维之弦》。

来源:河北邯郸赵金海

相关推荐